原标题:文化设施不断升级,群众艺术丰富多彩——“运河之都”打开文化新空间

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多样的文化需求迸发。走进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的东方母爱公园,一座九层八角形的“爱心塔”巍然耸立,淮阴区文化馆就坐落在这里。

从最早借房办公的“无房馆”,到如今成长为拥有5000平方米的国家一级馆,淮阴区文化馆自身的迭代正是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升级的注脚。

顺着最新升级的展览展示区、艺术培训区、基层电影播放区、美术创作室、书法创作室、老年活动室等一路走过去,满足不同需求的文化空间一一在眼前打开。步入非遗文化展示馆,桌上摆放的一个名为“十八番”的小物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虽然只是用彩纸和胶水粘制而成,但抖一抖,手上的“小家伙”就依次“变”出18种不同的花样。“别看这个东西小,在全省非遗展示活动中,两三天的时间就销售了三四万元,不仅孩子们喜欢,老百姓参加群文活动也能派上用场。”淮阴区文化馆馆长朱代成介绍,“十八番”在淮安土语里是变化多的意思,传统的非遗项目,想要真正走进现代人生活,或许也需要变一变“花样”,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摇身一变”的还有淮安市文工团。9月28日,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展演剧目——原创舞剧《我的刘老庄》在淮安涟水文化活动中心演出,通过“血脉”“坚守”“决战”和“家园”4幕场景展现“刘老庄战役”中八十二壮士浴血奋战的伟大壮举,描绘了烈属后代守护这片红色土地,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画卷。

“淮安没有专业从事舞剧的舞蹈演员,编剧、导演、舞美等人才更是匮乏……”淮安市文工团团长干建青说,淮安市文工团本体为淮阴区文工团,是一家县级文艺院团。为打造《我的刘老庄》这部淮安市的第一部舞剧,他们从省、市级院团请来“精兵强将”,在导演、主演、音乐、服装等方面给予帮助,形成省、市、县三级文艺院团的合力。面对资金的窘迫,他们开启“团长自掏腰包、团员众筹、四下募集”的众筹之路。

从生存困难的县级文艺剧团,到去年一年291场演出,淮安市文工团“蝶变”的故事近年来一直在上演。尤其是2015年11月1日以来,他们打造的《相约古戏台》,更是成为该市文化惠民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目前演出超过200场,覆盖观众近10万人次。

“我们淮安的老百姓比较喜欢京剧、淮剧、淮海戏、黄梅戏4个剧种,我们就邀请江苏省淮海剧团、盐城市淮剧团等多个演出团体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各剧种知名艺术家,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来演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欣赏到戏曲演出,文艺创作在交流借鉴中也碰撞出新火花。”干建青说,一开始是露天演出,下雨就支帐篷,现在观众再也不会吹风淋雨了,演出舞台下座无虚席,就连两边的走道都站满了人。

除了特色“小剧场”,淮安还“织就”了市级名家进村讲课、区级名家驻村培训、镇文艺团队结对帮扶的“文艺名家驻村”服务网,让“接地气”的文艺享受,渗透到淮安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日常。

“藏”在淮安人家门口的文化空间,不光是这些。夜幕降临,古老的里运河上,“时髦”的萨克斯曲声悠扬,奏响了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跃升的大运河新乐章。

每逢周二、四、六晚,漫步在里运河文化带,人们总能邂逅一群潇洒自如吹着萨克斯的老年人。今年65岁的屈光明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他自掏腰包购买了话筒架、灯光、音响等专业设备,将心爱的萨克斯挂在脖子上,准时出现在这里,铺上仪式感十足的红地毯,开启退休后人生的又一个舞台。

晚风吹拂,围观的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都沉浸在《骏马奔驰保边疆》《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中,流动的音乐诠释出运河生活浪漫的内核。

在淮安,大运河不仅是过去的记忆,也连通了现代生活的美好场景。船行里运河,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的清江大闸、复建的国师楼、乾隆留下御笔的清江浦楼等古桥、古闸、古寺、古阁依次出现,在这幅“明清画卷”中,现代人的生活也叠加其上,成为一个个新图景。早上,戏班子在亭中唱曲;晚上,100多名群众自发来这里唱红歌;还有民间歌手,一边唱着通俗歌曲给身边的观众听,一边开着直播与远方的网友互动……

67岁的葛雅芳家住里运河边。在老年大学学习摄影的她,从去年开始,每天晚上带上设备出动,将里运河两岸的文艺生活拍成小视频,然后自己配音、剪辑后在网络上传播,“视频还上了热门推荐,好多人点赞,他们说原来里运河边的生活这么美好!”

在江苏境内绵延68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千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新旧交融的公共文化,打开人们的社交新空间,让美好永驻。(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