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俄乌争端持续,战火不断,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和冲突的关注,也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那么,结合目前的地区冲突形势来分析,哪型装备才是未来战场上的“作战之王”?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曹卫东带来他的解读。

 

资料图:美军M1A2 SEPV3主战坦克(来源:观察者网)

主持人:有西方媒体认为,俄乌冲突中的种种迹象显示,坦克作为“陆战之王”的时代已经过去,它在无人机、制导炮弹或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压制下已无法有效发挥其作战效能。您如何分析这一观点?

曹卫东:其实坦克仍然是“陆战之王”。现代战争越来越注重体系对抗,不是平台对抗,不是坦克与坦克打,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之间进行对抗,所以坦克可能会被武装直升机或者反坦克导弹给击毁、击伤,导致坦克的作用不如过去那么强大。

坦克现在受到质疑,反而说明它的改进空间越来越大。有一个词叫“如虎添翼”,将来会不会在坦克上加装无人机呢?通过无人机监控战场态势,甚至利用无人机打击目标。如果坦克与无人机能够真正联合作战,或许会给军事行动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资料图: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来源:环球网)

主持人: 美国媒体最近登载了一篇题为《再见坦克,你好无人机》的文章,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进行一种转型,不再过多使用坦克,转向使用空中和水面无人机,通过减少载人平台和提高多域联网的范围和能力来降低风险。您如何看待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这种转型?

曹卫东:美国在全球进行前沿部署,所以美国海军陆战队要具有在世界上任何区域作战的能力,因而它的武器装备就需要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目前,美国的主战坦克是重型坦克,比如M1A2,这类坦克自重非常重,在很多区域使用不便,所以美国就要考虑武器装备的轻型化问题。

就整个美军而言,无人装备显然会运用得越来越多。 无人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减少人员直接伤亡,这对任何国家军队都是适用的。

主持人: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诟病无人机飞行速度太慢或不够精密,无法与装备精良的对手对抗。但是从近期的几场局部冲突中我们看到,无人机并不只是有人系统的“补充”。对此,您如何评价?

曹卫东:无人机不能完全取代有人机,但一些无人机所发挥的作用是有人机无法替代的。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都投入了大量无人机。

比如,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比较先进的M777榴弹炮,口径大、重量轻、运输方便,从停止行进到开火只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射击精准度也非常高。但是, 当这款榴弹炮正准备发起攻击时,却被俄罗斯的“立方体”无人机迅速打掉了 。如果俄罗斯此时派出的是武装直升机,那么不仅飞过去需要时间,还需要承担被对方的防空导弹打下来的风险。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弹簧刀”“凤凰幽灵”等类似于自杀式的无人机,可以对俄罗斯的装甲车或者火炮阵地等进行自杀式打击。

资料图:俄罗斯“猎人-B”重型无人机(来源:环球网)

主持人:当前,美国和俄罗斯在无人机方面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

曹卫东:美国和俄罗斯在无人机发展和使用方面呈现一种非对称状态。 美国在无人机发展上是体系化的,比如战略侦察方面有“全球鹰”,具体作战方面有“死神”,航母上使用的有X-47B隐身无人机,“黄貂鱼”空中加油无人机也已经为美国航母编队服务了。此外,还有“弹簧刀-300”“弹簧刀-600”无人机,为乌克兰量身定制的“凤凰幽灵”无人机,以及用在濒海战斗舰上的无人直升机等。

俄罗斯在此次俄乌争端中主要使用的是“立方体”自杀式无人机,另外俄罗斯还研制了“猎人-B”重型无人机。

主持人:您认为无人装备可以被称为现代战场上的“作战之王”吗?

曹卫东:“作战之王”这一称号只能送给使用武器装备的人,不能送给任何一款武器装备。但是就武器装备而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无人化装备越来越多,是各国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这类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

主持人:无人装备未来将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曹卫东:在军事领域,除了无人机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无人装备。比如美国要向乌克兰提供的“海魔”无人艇,这种小艇长不到3米,宽不到1米,但是航行速度可以达到40节,可以跟踪俄罗斯的水面舰艇。这种无人小艇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18厘米,基本上可以被海浪盖住,很难被发现。

此外,俄罗斯在红场阅兵时也展示过无人的小口径火炮,可以在城市巷战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无人装备与有人装备是共存的、互补的。 一定要把无人装备和有人装备看成是一个整体,才能让它们在作战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胡铖铖 来源:央广军事)

编辑:王子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