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北京环球度假区之外还有哪些文旅“好戏”轮番上演?总台央广记者专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研究员马聪玲。

记者:北京环球影城作为一座文旅新地标,会给城市副中心带来哪些独特气质?

马聪玲:环球影城是一个很大的全球文旅IP,落地北京对于通州或者北京整个文旅发展格局有很大影响,可以推动通州整个产品升级。传统的北京旅游主要是故宫、颐和园、长城这样一些景点,后来兴起了南锣鼓巷、后海一些街区。大型主题公园落户弥补了北京的短板,丰富了产品结构。第二是带来品牌提升,在城市副中心有这么大一个项目,会吸引很多游客、年轻人集聚,吸引更多商家、投资项目在这里集聚,让这个区的品牌形象更加丰富多元,更加好玩。

记者:众所周知,环球影城会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城市副中心的主导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这种外溢效应将会如何促进副中心的文旅产业发展?

马聪玲:第一个层面是客源的外溢,北京市区的客源、京津冀地区的客源,乃至全国的客源市场,尤其在当下疫情的情况下,很多出境旅游需求没有办法得到释放。第二个层面会吸引更多要素,比如投资、人才,这些生产要素都在周边集聚。外溢效应是非常广泛的,会带动整个文旅产业在这个地方布局。

记者: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预计将在2023年基本建成,东西方文化如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交相辉映?二者会擦出哪些火花?

马聪玲:通州这个地方很好玩,因为有大运河,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遗产怎么在当代进行活化利用,怎么融入当代生活,让文化得到传承。环球影城作为一个全球的文旅项目,有一套完整的市场化方案。对大运河的开发来说,环球影城是交相辉映的,在文化上使通州更加多元包容,更加好玩。如果站在产业角度,其实互相还可以借鉴。比如传统文化的活化,我们怎么利用高科技手段呈现,比如现在的VR、AR,沉浸式的演绎。我们怎么把传统文化让当代年轻人更喜欢,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应该向环球影城学习的。而环球影城方面,虽然是一个全球性的IP,但是它落地每个地方的时候也有本土化的特色。

记者:您认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还会有哪些文旅“好戏”可以轮番上演?

马聪玲:通州旅游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现在以大运河、环球影城为引领,有很多新项目在筹备过程中,有投资也有创意。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带动,这个地方会变成北京的一个文化、创意、消费的聚集地,不仅吸收外来文化和外来科技手段,同时也适应当下的新国潮、新国风,其实传统文化里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创新创意企业、文旅企业入驻这个区域。这个地方的活力会得到激发,期待这个地方涌现一批网红打卡地。

记者:作为北京市民来说,他们将从北京城市副中心享受到哪些优质的文旅服务?

马聪玲:首先,最明显确实能够感受到的就是公共服务和设施,包括交通各个方面提升,比如道路、绿地公园、文化馆、书吧这样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和公共的服务、绿地等休闲设施和文化设施的丰富。第二个方面,周边关联的文旅产业进一步集聚,会使副中心这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提升,更多企业入驻后,本身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多,以后副中心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