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日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四家国有银行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四家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各家银行都加大了对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也成果丰硕。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四家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稳步向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数据显示,工商银行营业收入最高,达到4264亿元,同比增长6%。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净利润增速较快,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20.19亿元,同比增长15.10%。邮储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410.10亿元,同比增长21.84%,增幅领跑其他三家。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说,上半年工行盈利增速明显回升,主要因为实体经济的稳定恢复以及工行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进一步加大。廖林说:“上半年,全行持续加大对‘六稳’‘六保’的服务力度,在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营业收入的增长和盈利的提升。上半年,各项贷款新增近1.4万亿元,增幅达到7.4%。”

各家银行上半年的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的投放力度有所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0.4%,超额完成监管要求。投向制造业的公司贷款余额截至6月末达到1.83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836亿元。

此外,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各家银行也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1.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6.01亿元,增幅为16.65%。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088.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5%。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说,交行的信贷需求存在结构性下降的趋势,不过,虽然原有的主题不在,但新的主题会涌现出来。刘珺说:“比如说脱贫攻坚就变成了乡村振兴,城中村改造就变成了城市更新;比如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更多趋向于先进制造业等‘卡脖子’的领域;比如说绿色经济跟绿色发展,这些新领域的信贷需求还是比较强劲。”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发展如火如荼,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参与。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开立个人钱包723万余个,对公钱包119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2845万余笔,交易金额约189亿元。工商银行与46家商业银行同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数字人民币全场景生态体系。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斌介绍,目前,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系列产品已接入数字政务、智慧园区、连锁商超、餐饮娱乐、交通出行、跨境电商等场景。下一步,在合规的前提下,将进一步拓展延伸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

钱斌说:“延伸至政务缴费、企业贸易、跨境支付等领域,探索平台经济的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