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2020年,保险业在服务能源结构调整、护航绿色交通发展、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业内人士指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保险业仍然大有可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强化绿色保险保障方面,保险业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强化保险保障。2018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533.77亿元赔款。

在加大绿色投资支持方面,保险业发挥保险资金的投资优势,推动绿色项目调结构、转方式、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2018至2020年,用于绿色投资的余额从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金融学者杜帅指出,保险资金具有数量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特点,而绿色产业发展周期普遍较长,与保险资金长久期的特征相匹配,因此保险资金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会大有可为。

杜帅说:“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产业基金、私募基金、ABS、PPP等方式,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近年来,环境责任险是绿色保险中的重点。2006年以来,我国在国家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环责险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尤其是在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运输等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目前,环责险已为数万家企业提供数百亿元风险保障,风险保障规模逐年递增。杜帅说,除环责险外,保险业还应加快绿色创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

杜帅表示,保险业还应加快开发巨灾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绿色建筑保险和碳排放信用保险等绿色创新型保险产品。在推动绿色保险创新发展,政策层面可以考虑对积极发展绿色保险的险企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政策便利,降低险企经营成本,提高险企开办绿色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以增加绿色保险有效供给。

针对风电、光伏等领域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蓝虹建议,保险业应加快保险产品创新,通过贷款信用保险等方式,帮助绿色低碳行业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蓝虹介绍,风电、光伏面临一定的融资困境,因为作为金融机构,银行的利率是跟着风险来走的,风险有多高,利率就会有多高。假如政府有一个风险担保基金去担保风险,银行的利率就会降低,或者通过发展绿色信贷保险,比如通过光伏信贷保险的方式,专门对光伏信贷进行保险,压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比方说一个光伏项目去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可以要求他先买一个光伏贷款的保险,意思是当企业还不了钱,保险公司来替他还钱。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下一步保险业将创新产品服务,优化资金配置,抓好绿色运营,健全标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的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将保险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分解制定,逐一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