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赵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电信网络诈骗屡见不鲜,案件发生率不断上升,诈骗手段更是不断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防不胜防”。从“盲骗”到“精准诈骗”,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电信诈骗的根源。保护数据安全,斩断电信诈骗背后推手迫在眉睫。专题报道《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在行动》,本期推出:《守护数据安全,为个人隐私撑起保护伞》。

 

某一天凌晨,家长周先生正在熟睡,11岁的女儿悄悄拿起爸爸的手机躲进自己的房间。她熟练地输入开机密码,打开微信,添加了自己几天前被盗的微信号。她想弄明白:到底是谁在恶作剧,把她原本可爱的头像改成了黑色。她没想到,危险正在向她逼近——几句话沟通之后,对方开始诱导恐吓她:不按指示操作,爸爸妈妈就会接到法院传票,被警察抓走。之后,周先生发现,孩子用支付宝支付49000元购买了淘宝网一家网店的500件宽松毛绒开衫,还用信用卡购买了5万多元沃尔玛超市的电子购物卡等,一共被诈骗近11万元。

这位家长事后反省,虽然电子支付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自己平时缺乏防范意识,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导致了问题发生。周先生说:“也怪我自己大意,把开机密码和支付密码设置得一样,另外绑的卡比较多。我的信用卡银行限额一天5万元,当时淘宝上还有17万元的订单没有支付,如果信用卡有这个额度,这些钱就没有了。”

(图片来源:CFP)

李先生将家里闲置的婴儿车放到了二手平台“拍拍”上出售。很快就有买家联系他,并拍下付款。可几分钟后,买家联系李先生说,付款环节出了问题,账户和资金被冻结了,需要李先生帮他操作一下才能解冻。这个所谓的“买家”引导李先生加了微信并发送给他一个二维码,诱导他一步步掉进了陷阱:骗子通过验证码替李先生开通了京东白条,盗走12500元。

李先生说:“另外又加了微信,他发了一个链接过来,类似‘拍拍’的页面,可能是一个仿制的网站。这个假的客服就跟我索取了短信验证码,把验证码发了过去就突然收到了十几二十条扣款信息。”

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变,受害对象正从老年人逐渐向中青年甚至未成年人等更多人群转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看来,这种变化的产生一方面源自移动支付的便捷,更主要的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个人信息数据实施精准画像,进而做到“精准诈骗”。刘晓春说:“电信诈骗跟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足和泄露联系密切。电信诈骗利用新技术、利用数据去创新的动力非常足。比如他能精准地找到对应的人,通过诈骗过程让你透露相应信息,他可以冒充你登录网站的客服,能够非常准确地说出你的信息。精准的画像导致精准诈骗,导致不同的人群防不胜防。”

如何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突破口在哪里?360数科信息安全专家吴业超认为,要控制个人信息搜集的内容。“日常生活中,从物理环境下的手机、手环或者互联网设备到线上环境的网站平台、APP小程序其实都在无时无刻地采集用户个人信息。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比如指纹、人脸等,这些信息外泄会被不法人员利用实施诈骗。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企业对信息搜集最小化、本地化。同时还需要配合明确的监管条例和个人隐私条例才能减少个人信息采集带来的风险。”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立法必不可少。有望不久后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不仅充实了很多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还强化了对企业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为个人隐私撑起保护伞。参与立法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耀华介绍:“这部法充实了很多个人信息的权利,比如查阅权、知情权、撤回同意权等等。另外,对企业的义务也增加了很多,完善了很多。企业如果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罚款可以达到5000万元或者营业额的6%,处罚力度大,对企业的震慑力度高。企业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要经过个人单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