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电信网络诈骗屡见不鲜,案件发生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一些新型电信诈骗利用网络平台,“套路”不断升级、手段时常翻新,令人防不胜防,对社会影响危害极大。专题报道《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在行动》本期推出第一篇:诈骗有“剧本”,骗子套路多。

 

刚参加工作的小徐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互联网借贷平台客服,联系小徐的目的跟校园贷有关。

“对方说我在上学的时候注册过校园贷的账号,然后说现在是国家政策,要帮我把这个账号注销掉,不然会影响我的征信。”小徐告诉记者。

小徐知道个人征信的重要性,很怕出问题。可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并没有借过校园贷,好像也没注册过这类账号,于是就向对方提出了疑问。对方接下来用一连串的“神操作”,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她把我上学的学校,还有我的身份证号、姓名、地址等都说了,都是对的。这个时候她加了我的QQ号,还把她的工牌,还有(平台)营业执照等都发给我了,我感觉这应该是真的。”小徐说。

对方接下来告诉小徐,只要把在这个平台上能借到的钱全取出来,打到指定账号,就能替他注销校园贷账号。怎么借钱、怎么转账,对方都一一在线“指导”。小徐随后提交了借贷申请,眼看就要拿到钱转账了,他猛然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平台工作人员在审核借贷用途时,问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断定小徐遭遇了电信诈骗。小徐说:“他(平台工作人员)问我有没有接到过让注销校园贷账号的这种电话,我说是有人让我来注销,客服告诉我这个应该是一个骗子,他帮我把这个钱取消了。”

注销校园贷诈骗是最近一两年出现的电信诈骗新类型,行骗的主要方式是假冒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监管机构,以帮助注销校园贷账号为名义,诱导受骗人在平台上借款并转入骗子账户。

根据360数科反欺诈中心监测,电信诈骗花样近年来不断翻新,除了注销校园贷账号,最近出现较多的还有网购退款、刷单返现,以及虚假APP诈骗等多种类型。360数科反欺诈中心副总监刘涛说:“从我们的防范数据来看,从2020年至今,我们累计成功劝阻受骗群众1.3万人次,大概总共给用户挽回的直接损失达1.7亿。”

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更新。以往,骗子们骗来骗去全靠一张嘴,现如今则融入了科技手段,可以更高效隐蔽地获取各种信息。比如,在这通电话中,骗子会让人下载一个指定的会议软件。

电话录音:这边是支付宝蚂蚁金服的客服中心,现在通知您把您借呗的学生信息更改为您现在的信息,或者更改为您现在的工作单位。您这边需要下载一个腾讯会议软件,然后我们这边需要帮您对接到我们后台工作人员。

刘涛说,下载安装会议软件后,骗子就会找各种理由要求共享屏幕,以获取受骗人的账号、密码、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依托智能手机,骗子引入了一些新的通信工具,比如远程桌面,实时屏幕共享,可以实时监控到受骗人的操作,这对受骗人的压迫性更强,洗脑性更强,受骗人根本来不及思考以及怀疑整个套路是不是真的,就已经上当了。”

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还有一大特点——越来越专业化。多地警方在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件中都发现了行骗“剧本”,每一步说什么,对不同的人怎么说,“剧本”上都写得很清楚,有些诈骗团伙甚至还会招募一些“演员”配合行骗。江西警方最近破获一起虚假投资平台诈骗案,办案民警说,骗子行骗方式主要是虚构一个投资平台,创建大量微信群,以免费听顶级分析师讲课为由,拉人进入群聊,听课和投钱。办案民警介绍:“群内有数十个人其实都是通过网络购买微信号扮演各种角色,其中包括金融大师、客户、成功人士。”

几十个人演戏给一个人看,身处其中的人显然很难分辨真假。刘涛说,即使这样行骗仍然不成功,骗子们还会调整和迭代“剧本”。“诈骗分子是以公司化的方式来运营的,分工非常明确,专门有人不断追踪整个诈骗套路实施的成功率。一旦发现成功率下降,他们会迅速调整诈骗话术,调整整个诈骗实施的路径,甚至调整诈骗攻击的目标,以此来提高他们整个诈骗的成功率。”

诈骗有“剧本”,骗子套路多。在此背景下,谁更容易上当受骗?刘涛用360数科反欺诈中心的监测数据,给出了答案:“一是年轻客群的占比非常大,30岁以下年龄群体占比达到了87%;二是性别上有很明显的特征,女性占比达到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