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工信部16日发文,明确今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其中提到,组织制定和修订标准1500项以上,其中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800项以上。专家指出,标准对于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组织制定和修订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所需的标准1500项以上,其中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800项以上;在10个以上重点领域实施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100项以上的国际标准项目。

  专家指出,这些数字凸显出我国对标准建设的重视,也说明了标准的重要性。东北大学教授赵继说:“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标准基础上,无论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乃至于工业以外的像食品、农业、服装、服务业等方面,标准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技术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支撑。”

  具体来看,工信部要求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工作的统筹推进;扎实做好基础和重点领域标准研制。比如,加强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和专用设备等标准制定。为什么强调基础领域标准研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何颖分析:“毕竟标准还是相对滞后一点,它除了在一些信息通信等新兴领域里可能会慢慢走向前端,起到前瞻引领的作用,很多的标准其实还是一个基础保障的作用,它在很多领域,特别是一些传统领域就会存在滞后的问题。”

  工信部还要求,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比如,大力开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移动物联网、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何颖认为,这是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关键途径。“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标准肯定是我们最终竞争的一个制高点,也是我们一定要采取的一个关键途径。同时事实证明,像5G包括物联网等这些领域我们的标准走在前面,使我们在国际竞争的地位有所提升。”

  工信部还明确,做好工业低碳和绿色制造等标准制定。开展钢铁、建材等多个行业低碳与碳排放等标准研制。此外,还要优化提升标准体系供给结构和水平,持续深度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何颖说,接下来还要重视标准贯彻实施。“我们在去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也经常了解到,有一些企业可能甚至不知道标准,也不知道怎么去参与标准,更不知道怎么样去用好标准,可能在宣贯这个方面下一步还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