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行近日公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都实现双位数增长,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融资规模中间接融资、直接融资都创下近年来新高。系列报道《中国经济半年报》14日推出第一篇:《人民币贷款和股票融资高位运行,为全年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金融总量充足 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稳住经济基本盘,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金融部门果断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通过降准释放低成本资金,出台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指出,总体来看,上半年金融总量充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较高,金融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阮健弘说:“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都明显高于去年,全社会的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完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信贷供需两旺 为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支撑

  在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中,以人民币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股票为代表的直接融资都创下近年来新高。间接融资方面,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量是12.33万亿元,这是历史最高水平。

  创新高的人民币贷款反映出企业的信贷供需两旺。近期央行对全国300多个地市进行了信贷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机构审批贷款的提款率上升比较明显。以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为例,在工作日减少较多的情况下,湖北省的审批贷款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前三季度,显示出经济在强劲复苏。由于我国的市场主体以间接融资为主,占比约七到八成,贷款创新高将对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新增的人民币信贷和社融的规模都创了新高,一方面反映出金融领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信贷的需求比较旺盛,这也为下半年经济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支撑。”

  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直接融资方面,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IPO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19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接近1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4%和131%,总融资额更是创下近5年以来新高。央行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的境内股票融资24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256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直接融资的另一大类债券融资表现同样强劲。上半年企业债的净融资是3.33万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温彬认为,不断优化的融资结构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温彬说:“融资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直接融资的部分,也就是发行的债券和上市融资占比都有了明显提高。从发债来看,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启动,对经济恢复性增长带来了支撑。另外,IPO上市的融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在资本市场的带动下,有助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活力和动力。”

  普华永道预计,今年全年A股IPO企业将超过300家,融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

  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 为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展望下半年,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发展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指出,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下半年货币信贷基本上相较于去年是略微有所上涨的,我们预测下半年的信贷需求还是比较平稳的。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适度这两个字。第一个是总量上要适度,信贷的投放要和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第二个是价格上要适度。一方面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过低对实体经济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