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商务部18日公布前五个月我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数据。尽管这两个数据都出现小幅下降,不过也都释放出积极信号。

  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5%

  在4月首次年内实现正增长后,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延续这一良好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8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这也带动前5个月吸收外资数据进一步回暖。在18日举行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55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个百分点。

  “今年1-5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2.3%、67.9%和49.8%。”高峰说,“在主要经济体和区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0.1%。”

  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力越来越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出现大幅下滑。联合国贸发会议本周二发布报告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FDI总额相比去年将减少40%。相比之下,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包括埃克森美孚百亿美元项目等一大批外资项目落地中国。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随着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疫情当前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国外投资者更加看重未来中国市场的机会。”白明说,“此外今年新版《外商投资法》生效,很大程度上给外商在华利益提供了保障,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增强了的信心。负面清单不断缩减,将来还会缩减,扩大了外商市场准入的范围。”

  此次公布的数据也有力地回击了“外资撤离”“供应链转移”的说法。此前商务部也曾多次明确表态,目前中国没有出现外资撤离、产业链供应链外迁的情况。白明说,从国际分工来看,国际投资不断寻找“洼地”,这是正常的发展规律。“目前中国的各项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也要客观看待。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在更高端领域与外商进行合作,‘门当户对’。”

  对外投资小幅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保持增长

  对外投资方面,高峰介绍,1-5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357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29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不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保持增长。今年1-5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总额的15.5%,比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

  而在投资领域方面,1-5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对于疫情影响,业内认为,中国企业要对疫情影响保持清醒认识,加强风险预警、做好风险防范预案,同时保有信心。

  白明说,未来我国对外投资要更强调质量。“当下我国对外投资的质量在不断提高,特别重视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以及在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服务业领域、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农业领域的投资,这些都是与我国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