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张慧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给不少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直接影响,中央提出“六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保市场主体”。全国政协委员王国海在疫情发生后前往长沙不同行业的20多家生产型、服务型企业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他提出,给中小微企业定向“供氧”,一定要确保政策不“空转”。

王国海(受访者供图)

  文和友是湖南长沙的“网红”餐饮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和友堂食闭店近两个月。对于依靠现金流的餐饮企业而言,闭门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王国海调研后发现,尽管一些“网红”餐饮店被迫上线外卖业务,也挖掘了一些新的营销模式,但很难真正扭转颓势。“只是‘蜻蜓点水’。和它以前的销售额相比较,那是杯水车薪。”

  王国海说,疫情发生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主要呈现出三种走向。“保市场主体”,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应当依据不同情况分类施策。

  有的企业在疫情期间抓住了发展机遇。一些与互联网关系密切的行业企业,比如网购、网游、“云办公”,疫情期间运行稳定,甚至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对这类企业,应该提供“防护包”。“鼓励它多投资、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鼓励它多去招工,定向给这样的企业进行政策设计,要给它相应的支持。”王国海说。

  有的企业在近期的生产运行中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政策给予“输氧瓶”。适当的资金支持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步入常态。

  最关键的是处在“生死关头”的企业,急需政策“呼吸机”给予更具体、更直接的帮助。王国海建议:“比如说政府定向采购,甚至有的企业可能就是(需要)直接的资金支持,把他们救回来。有些企业的贷款到期了,我们要进行展期。有些企业的贷款利率偏高,我们要把利率降下来,或者通过补贴,把利息成本降下来,让企业不要在信贷资金的问题上受到严重的影响。”

  王国海说,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来扶持中小微企业,但眼下最需要解决的是政策如何有效落地的问题。“不排除有些政策相对偏空的现象、偏虚的现象。本来这些中小微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就没有人才来跟到位。有效的政策它都没办法弄到位,一些低效的(政策)更难到达企业。”

  而要确保积极有效的政策产生实效,既要缩短政策抵达的“路程”,更需要借助多方力量,方便政策通达企业。“有些政策不要中小企业去读,不一定要中小企业去理解和申报,直接通过线上来完成,到达中小企业的资金账户里面,畅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可以考虑通过社会力量,比如说借助金融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科技中介,共同为中小企业的政策落地增强支持能力。”王国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