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袁隆平“稻花香里说丰年” 华北平原再创世界纪录

2017-10-17 08: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王志勇 马顺)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昨天正值世界粮食日。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的袁隆平旱稻种植试验田昨天收割完毕,亩产达到了450公斤,这标志着袁隆平旱稻在华北平原试种成功。而在前天,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在河北示范基地取得了平均亩产超过1149公斤的成绩,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袁隆平旱稻在华北平原首次试种成功

  昨天上午,伴随着大型收割机的轰鸣声,衡水阜城县李里阳村李守芹的袁隆平旱稻种植试验田开始收割。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掀起一阵清新的稻香。经过脱晒测重,旱稻每亩产量达到450公斤,这标志着袁隆平旱稻在华北平原首次试种成功。

  试验田负责人李守芹说:“黑土地和红土地,我们阜城县一共是65万亩,一半的黑土地很适宜种这个旱稻。这一季就能达到900斤上下,跟东北的土质是有差距的,需要进一步改良,可以提到千斤以上,对农民是大有利的。”

  这次试种包括“袁香一号”、“袁丰一号”等四个品种,分为春播、夏播两种方式,最短生长期75天,最长生长期120天,采用了8种不同密植种法来对比试验。经过测量试验,华北平原的土质、气候均较适宜种植旱稻,与种植管理小麦、玉米等作物区别不大,只是在播种期后注意保持苗齐即可。

  袁隆平旱稻成脱贫重要手段

  河北衡水是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市,从2014年开始积极开展休耕轮作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这次袁隆平旱稻的试种,就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项探索,这实现了在华北平原无水种植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对处于我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的衡水乃至河北黑龙港流域节水意义重大。

  衡水市扶贫与农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双星称:“这是不用水的,下了一场透雨我就种上了,一次也没有浇,就熟了,120天生长期。这是一个大的调整,正好是节水的作物,小麦费水,所以把小麦改成种旱稻,还是两季轮作,减少小麦的面积。”

  李双星算了一笔账,这次试种的旱稻亩产达到了45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4元计算,种植旱稻能比种植大宗作物每亩增收1000多元。

  李双星说:“一亩地能卖超过1600元,玉米今年这价格也就六七百块钱,顶它3亩的收入,人均收入能提升2000多元,收入就上来了,再加上上一季,稳定脱贫。”

  李双星坦言,明年将会在阜城全县推广,预计超过2万亩。今后,越来越多的农户可以进行旱稻种植,实现稳定脱贫。

  “下一步打算,我们把产品、信息展示出去了,再开个动员会,各村报面积,明年的种植面积估计最少2万亩以上。然后搞精细包装,把京东拉进来让它来给我销售”,李双星说。

  民以食为天,13亿多中国人每天要吃掉150多万吨粮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近七成,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已定。农业部昨天发布消息说,初步预计,在今年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在1万2000亿斤以上,又是一个丰收年。

编辑: 昌朋淼
关键词: 袁隆平;旱稻;华北平原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