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科幻作家畅谈:未来的春节怎么过?

2017-01-27 09: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又是一年春节,每年过年都少不了的传统习俗,大家是否会觉得稍许乏味?临近年三十,我们盘点了多位科幻作家对于春节的奇思妙想,跟大家谈谈未来的春节该怎么过。

  先来关注一下科幻作家张苒,他曾经凭借作品《大饥之年》获得了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奖金奖。他先畅想了一下二十年之后的春节。

  他说,到2040年2月11日,由火星开往地球方向的敬业号空天飞机刚刚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即将在2个小时后进入大气层,降落在北京大兴第二星际航天枢纽。

  这是年前的最后一班火星方向的空天飞机,也是客流量最大的一班,它运载着500名归心似箭的地外游子,能否让这些乘客安全回家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过个和谐幸福的好年,这是压在全体机组人员肩头沉甸甸的担子。

  六等舱挤满了人,很多旅客挂在墙壁上阅读、聊天或休息,去往餐车和卫生间的旅客从公用通道飘过,相互愉快地打着招呼。在火星奥尔特山新义乌市务工,准备回四川郫县老家过年的小李说:“五年没回家,今年赶上火星大冲,机票价格便宜,谁知抢票太难了,我们几个老乡里面只有我抢到了敬业号的六等舱票。”

  再来关注一下科幻作家刘慈欣,他曾经凭借三体获得了第七十三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刘慈欣:“我觉得那个时候人们的社会交往可能更多的从面对面的现实的社会交往转移到虚拟世界里,转移到网络世界里面,那么春节和其他的节日可能也是在网络世界里完成的。比如虚拟现实等等的(技术),可以让人们在很远的距离上更身临其境的面对面交往。”

  刘慈欣还认为,节日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未来社会生产力会极大的提高,生产关系也会发生改变,现在的节日形态,到了未来,那就会天翻地覆了。

  刘慈欣更多的是从概念上去描绘未来春节的形态,他认为,未来也许这些节日还在,但是可能这些节日的仪式感发生的地域、发生的形式都会改变。随着以后网络世界的发展,比如VR、AR等新技术的诞生,或许真的以后我们拜年只需要一部手机,通过屏幕就可以感觉到亲人在你身边,再也不用疲于抢票回家了。 

  最后我们来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观点,她认为,以后大家可能会分散在各个星球,未来最有可能的场景就是,全宇宙的中国人一起掐着手表和时钟,等待着农历新年的钟声。

  郝景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中国人可能分散的更广,不仅是现在在全世界各国分散,到时候说不准已经分散在月亮、火星等外星球,或者是在宇宙飞船里,所以春节很可能就不再有大家一定要回家的概念了。在那个时候,不同星球上的人一起对表,看什么时间是春节,然后各自只是在各自的地方庆祝春节,通过一个虚拟时空来共同庆祝。”

  作为八零后的郝景芳,她认为过年的时候到处走亲戚很麻烦,她就幻想着,这个习俗未来会因为宇宙行星间的距离太过遥远而不复存在了。

  郝景芳:“现在大家一定要在过年的时候相聚,可能50年、10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个习俗了。”

编辑: 李岸
关键词: 春节;科幻;作家;刘慈欣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