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基金20年》第四篇——风起云涌

2018-06-07 13:46:00来源:央广网

  作者 易建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用来概括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历程再合适不过。

  在1997年11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之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亚洲股市哀鸿遍野,中国股市也是萎靡不振。我国的公募基金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启了它的艰难探索之路。

  我国的公募基金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也是得益于一开始就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投资基金制度经验和做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投资基金管理制度。这也说明,基金业不能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健康发展,而是要不断的扩大开放程度,加强对外的联系。

  在我国公募基金诞生近10年之时,2007年6月,证监会颁布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允许基金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投资海外股市。

  当时,A股正牛气冲天,新基金频现抢购,QDII基金推出正好赶上了基金抢购疯狂的“好光景”。

  2007年9月12日,国内首只股票类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发行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募集规模接近500亿,远超出预定募集规模150亿,最终不得不追加到40亿美元的外汇额度。这样的热销局面,一改以往银行类QDII产品销售的不温不火,在国内理财市场掀起了出海投资的热潮。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也是2007年首批出海的4只QDII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22日,主要投资于亚太地区证券市场以及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太企业,发行当日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达到1162.6亿元,创下中国基金史上一只基金一天认购金额突破千亿元的最高纪录。

  不过,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常出人意料。QDII基金“出海”后快速建仓,却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基本净值腰斩,其后近10年时间,多数的净值一直徘徊在1元面值以下。

  QDII“出海”受阻,暴露了我国公募基金海外投资经验不足、投资顾问作用有限等短板,但也因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我国基金业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今年4月底,沉寂近三年的新增QDII额度审批再度开闸。公募基金公司在83亿美元新增额度中拿到57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而公募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先行军,行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截至2017年底,共设立了45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有24家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了香港子公司,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欧洲等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在内地公开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产品11只,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在香港公开销售的内地互认基金产品50只,基金业初步形成双向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今年5月5日,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以预计,外资控股国内基金公司的出现也将为期不远。

  当前,对于国内的基金业来说,正是机遇与挑战并行的时代,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将冲击国内基金业现有的格局。虽然国内的基金公司凭借庞大的市场和资源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外资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控经验丰富,会成为国内基金业强劲的对手。

  当然,如果国内基金公司能够借机熟悉国际资产管理业的游戏规则,利用好海外市场政策限制少、投资范围广的优势,也有可能“墙外开花墙内香”,走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编辑: 杨璇铄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