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易说】行为金融学能拯救股民吗?(四)

2017-10-13 09:44:00来源:央广网

  作者 易建涛

  行为金融学当前正火热着,成为金融学的边缘交叉学科,它将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融入了金融学,通过人的微观行为,尤其是偏差和反常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解释、研究乃至预测金融市场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在《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的文章里,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在1985年的论文《心理账户和消费者选择》中,他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而这一思想正好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人在手头的股票大跌时仍不肯割肉。”

  所谓心理账户,指的是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

  比如,我们股票账户上可能同时持有十只不同的股票,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这十只股票所构成的这个组合的整体涨跌。但在现实中,我们除了关注整体的涨跌外,还会关心每只股票的涨跌状况。当某些股票跌得很惨时,我们也不肯“割肉”,然后把资金放到业绩更好的股票上,而宁愿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等着解套回本。

  行为金融学指出,由于一些典型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普遍存在于金融投资者身上,比如:导致认知偏差的过度自信、证实偏差、控制幻觉;导致决策过程中片面推断的过分简化信息,启发式加工应用不当;导致对决策过程错误刻画的损失厌恶、后悔厌恶等心理障碍。

  还有诸如过度反应、反应不足、行为陷阱、错位效应以及羊群行为等行为障碍。正是这些心理及行为障碍才是真正影响金融投资成败的主要原因 。

  概括来看,在行为金融学的视野中,金融更像是心理游戏。金融市场上,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别的公司,正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行为,甚至是人性。

  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真正影响金融投资成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梳理, 并从行为金融的视角找出应对之策,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跨越股票投资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具体的来看行为金融学发现的两个最为典型的影响股民投资决策的因素。

  首先就是“过于自信”。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投资决策中总是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从而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因而容易忽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投资者的过分自信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是如果投资者过分自信,就会过分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间接影响则是投资者的过分自信会导致在过滤各种信息时,注重那些能够增强自己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伤害自信心的信息。

  比如我们买了某只股票,天天盼着它涨嘛,就会从市场上各种消息中去找到那些利好它的信息,让自己更坚定的去持有。反过来也是一样,卖掉某只股票时,去寻找那些利空它的信息,来安慰自己。

  另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羊群行为”,这其实在昨天讨论股价操纵时已经说到。由于“羊群行为”效应,从而整个市场上的投资策略会趋于一致,这种现象在极 度的牛市或熊市表现得最为明显,即大家都在追涨或杀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羊群行为”是广泛存在的,股市中存在的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就是羊群行为的典型写照。

  行为金融学分析了那么多的投资者心理影响因素,如果这是人性使然,有没有应对之策呢?基于这些分析,其实市场研究者们也总结各种方法来应对。

  比如:反向交易策略。投资者可以适时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通过套利投资来获取收益;

  动量交易策略。这个策略强调,投资者要严格按照预设的有效收益、价格和交易量等规则进行交易,说的就是要遵守纪律;

  平均成本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投资者可以按不同价格分批购买股票,以摊低成本;或者采用长期投资减少短期投资的办法,以分散风险。早有研究数据表明,高换手率投资者的平均收益要低于低换手率投资者。

  总结来看,股市历来是风险集聚的地方,要想在市场中长期生存,投资者既要有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还要严格自律,不断加深对市场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盈利。

  《易说》专栏正在给大家送福利,关注《易说》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费领取精品投资课程光盘或者是在线课程资料,在微信搜索公众号:yishuo618,添加关注,查看详情。

编辑: 王雨馨
关键词: 易说;易建涛;行为金融学;股民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