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特别节目】自贸区提档升级 引领开放新征程

2017-04-01 10: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将继续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任务,而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3月31日15:00-16:00,经济之声推出特别节目《自贸区提档升级 引领开放新征程》,梳理自贸区试点改革3年多的成就,展望自贸区进一步提档升级。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这必将会继续成为最负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今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十一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的经验。昨天下午3点,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以及上海、辽宁、浙江、河南等八省市的负责人介绍我国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关情况。

  七省市自贸区挂牌 “1+3+7”格局形成

  我国自贸试验区最早是2013年9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之后在2015年扩展到“1+3”的格局,也就是“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最近一次扩容后变成“1+3+7”的格局,即“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七个省市自贸区挂牌。这样一来,我国就形成了11个省市的自贸试验区的新平台,这样一个大的格局不是像过去那样只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是更加深入中、西部地区,可以说是对试验改革的区域、广度以及内容深度上进行全方位的升级。

  随着《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审议通过,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经验的总结和推广的基础上,接下来我国11个省市的自贸试验区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如何更好的发挥地区特色引人注目。

  “1+3+7”,一个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的自贸区战略新格局形成,可以说中国的自贸区改革已经从“齐头并进”进入“雁行阵”模式。对于我国自贸区试点改革3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对于推动我国对内、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说:“中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从2013年开始的,到现在为止这四年当中我们经历了两次扩围,第一次是扩展到4家,第二次扩展到11家。应该说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还是我们金融监管的创新,每一步走得都是非常不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暴露出一些旧的体制机制当中的矛盾、困难和障碍,现在还没有完全化解和破除。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平台、新载体,必须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的管理模式,这是中国自贸区承载的一项非常独特的历史性任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探索比如准入前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这对中国来讲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都要靠自贸区自己去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自贸试验区都会成为新的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的平台,无论是外资、民企,还是国资。这样的话,这些平台就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打造中国在新一轮开放进程当中的国际竞争优势。”

  “领头雁”——上海自贸区积累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自贸区建设的领头雁,建设3年多以来,在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也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积累了一批可以复制推广到全国的宝贵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对此评价:“上海自贸区建成到现在已有将近4年的时间,总体上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的改革可以以下几点来总结: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从原来的审批制转为事中、事后的报备制;外资准入方面有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服务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开放的尝试,比如在电商方面,亚马逊的总部在两年前就进驻了上海自贸区,并在全国开展了跨境电商的业务;海关监管方面有了进一步便利化的措施;商品的进口方面,其通关的时间已经打破了当前新加坡所创造的通关最快记录。更为重要的一点,上海自贸区现在已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焦点地区,它承载着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它取得了金融利率市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金融衍生创新等多方的积累成就。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贸区有一个叫FTA的账户,这是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重要改革体现,现在这个账户汇集到企业,使企业在进行全球融资时,其融资成本明显的低于区外。据测算至少低了200个基点,这对于企业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使用效率起到了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自贸区法律规范的方面,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环保、食品卫生以及安全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已在跟国际接轨,自贸区的改革是对标着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上海自贸区现在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

  说到上海自贸区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张建平认为:“上海自贸区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中国是在逐渐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而上海自贸区也是在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有几件事情需要不断的去先行先试。

  第一件事情就是上海自贸区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这些法律法规有很多应该由中央层面去制定和颁布,但是上海作为第一家而且是要先行先试的地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和中央配合起来,共同完善自贸区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件事情就是中国在自贸区当中的政府监管模式,包括政府管理模式和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这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探索的过程。目前我们所建立的这些做法可能在当前阶段是适用的,但是等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新的进程之后,我们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模式。

  第三个就是负面清单。大家都知道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已经经过两次缩减,但是在目前来讲,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以及对外谈判过程当中,这个负面清单将来还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但是到底怎么去缩?如何按什么样的节奏去推进?这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是需要上海去探索的。

  第四个就是上海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监管方面更具复杂性,它跟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紧密的衔接在一起。所以,探索如何去确立监管模式,上海也是责无旁贷的。”

  3年多以来,上海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推出数百项改革举措,使得中外企业近悦远来。随着“金改40条”的逐步落实,更多国际金融机构正摩拳擦掌,筹备落户陆家嘴。瑞信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聂瀚文说:“我们对过去三年这里的发展印象深刻,金融改革振奋人心,我们将继续在上海自贸区扩展事业,我们已经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一家银行,计划在这里设立更多的其他分支机构。”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多家落户自贸区的外企把这里从中国总部升级为亚太中心,统一负责亚太区的订单销售、结算和物流运作。施坦威钢琴亚太区总裁胡斯曼说:“我们可以把钢琴从亚太中心这里的仓库直接空运到亚洲其他国家,而以前仓储、维修等这些业务都只能在德国汉堡完成,但是欧洲离这里很远,现在我们更灵活了,这对于我们亚洲的客户来说也是一个利好。”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检测报告预计,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了13%,减到了1.52万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流量下降了9%,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下降了20%,但中国依然是位列全球第三。仅在四个自贸区,2016年全年实际吸收外资8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1.3%。以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

  新设自贸区各有侧重 差异化发展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参照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辽宁、浙江等省市,再设立7个新的自贸试验区。主要是依托发展基础较好的国家级新区、园区设立,每个都包含3个片区,面积是在120平方公里内。

  这些方案借鉴了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成功改革的试点经验,是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聚焦了几大重点命题。包括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改革服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等。同时,在投资、贸易、金融制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进行改革探索,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打造开放的高地。

  另外,7省市还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在自贸试验区探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构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体系,创建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等。与上海等现有自贸试验区形成对比试验、互补试验,可以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

  针对关于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方案,王受文强调,上海自贸区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代表,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等领域进行了不少大胆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总体上实现了初衷,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朝“一带一路”方向拓展 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那么,第三批自贸区改革的试验会有哪些看点以及亮点?张建平说:“大家看到,第二批自贸试验区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第三批首先是在空间上,从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拓展到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样自贸试验区的空间格局就开始朝着‘一带一路’倡议所引领的方向去拓展。另外,它也会对接中国现在的几大发展战略、开发战略,比如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还有就是我们最新推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另外,辽宁也可以代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第二点,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试点的这些省份和城市,所划归的片区其实重点是围绕一些海港城市,也有个别是属于省会城市或者空港城市。这次第三批不仅仅局限在海港和省会城市,也拓展到了内陆的一些陆港、河港以及一些重要的空港城市。所以,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实际上是要使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港口的作业、物流、贸易、投资形成一个非常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最后,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挂牌实际上代表了下一步我们要全方位的来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仅仅是沿海地区,也包括我们的沿江地区,未来可能还会有沿边地区,都会有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这样的话,不同的省份所拥有的自贸试验区面对的地区也会有侧重,比如西北地区可能朝着俄罗斯和中亚、西亚,西南地区可能就是南亚和东南亚,东北地区可能就是蒙古和俄罗斯,以及朝日韩。这对我们全方位的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非常关键。”

  美国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公司是国际上一家知名的从事飞机发动机维修业务的企业,2016年在天津自贸区设立之初,古德里奇便选择落户机场片区。公司总经理刘杰说,自贸区推出了多项制度创新,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比如自贸区推出的快速清关及“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的制度,让航空维修周转件的清关时间由原来的三个工作日减少到仅仅不到半个小时,公司成本大大降低:“大家知道航空公司一旦飞机出现故障,它飞机停场一天,大概就给他们造成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经济损失,自贸区大胆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使我们报关的工作量至少减少了30%以上,这种清关时间的大幅降低,就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提高,去年一年的话我们的利润是翻番。”

  深入中西部、东北地区 服务国家战略

  与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不同,第三批7个自贸区的区域特征更加多元,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各有不同。它们将承担更多元的试验任务,形成各有侧重的试点布局,进而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另外自贸区深耕国家战略的任务依然不变。辽宁、浙江、河南、湖北、四川、陕西、重庆将分别对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辽宁自贸区分为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对于老工业基地辽宁来说,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辽宁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新路,成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辽宁自贸试验区:将成东北旧体制机制突破口

  对于老工业基地辽宁来说,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辽宁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新路,成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辽宁自贸试验区规划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其中沈阳、营口两市各30平方公里,大连60平方公里。日前,辽宁就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打造辽宁对外开放新平台。沈阳、大连、营口3个片区,要按照区域布局和功能划分,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要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扎实推进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成高端产业集聚、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努力实现自贸试验区与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等创新载体互动发展。同时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全面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于辽宁自贸试验区,张建平表示:“现在东北经济陷入到困境当中,它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东北在推进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改变方面进展是比较慢的,也就是说市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二,东北经济中国有企业占主角,但民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外资在东北的经济当中影响力也比较弱。

  这次辽宁能够有一个自贸试验区,这实际上是给东北过去的体制机制,还有老的经济体系打开突破口,使之有一个新的改革、开放、试验平台。那么,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集聚新的外资、内资、民企、国企,然后让其充分竞争。通过开放和竞争,让市场机制真正的把东北的经济拉起来。”

  河南自贸区:发展枢纽经济 振兴中原

  河南自贸区涵盖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将着力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体系。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在3月29号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上就表示,河南自贸区要加大力度开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运航线和中欧班列(郑州),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企业间信息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

  河南自贸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哪些?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分析认为:“因为河南自贸区处在中国的中原地区,中原历来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担任的责任就是枢纽地位。这一次国家批准河南的自贸区,其重要的定位就是建设综合性的国际枢纽,发展枢纽经济。现在围绕枢纽经济,围绕三个片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现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围绕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省的进出口总额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2.9%,成为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地。随着这次自贸区政策的落地,如果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方面我们有更大的作为,有更大的空间,那么会有一批新的对枢纽经济依靠性比较强的国际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落地,这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对中原地区的振兴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河南自贸区和其他的自贸区建设有什么样的不同?张建平指出:“河南的区位在这几个自贸区当中是非常独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处在中国中部最中心的位置,而且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是中亚、西亚的经济走廊直接贯通并且和京广线要交汇的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枢纽位置。所以它在物流和商贸方面的独特优势就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本身经济有强大的内在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也是比较强的。当然,河南省毕竟是中部地区,过去它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跟沿海发达地区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现在有了新一轮的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发展,我们也有了‘一带一路’新的平台,所以河南正好可以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河南在物流、商贸、先进制造,以及文化旅游、民心相通这方面都有很多的优势,我们希望自贸试验区的平台有利于它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加速河南经济的崛起。”

  重庆自贸区:将成西部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重庆自贸区初步分为两江新区片区、西永片区和果园港片区,将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可以说,重庆自贸区对于重庆的对外发展将创造巨大的机遇。据统计,2016年,重庆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140.39亿元;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0.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27.54亿美元。重庆去年的进出口指标在中西部是排在第一位,在全国排第九位。

  重庆是一个内陆城市,区域位置上很像德国。所以,不少专家就谈到,我们可以学习德国。它地处埃尔卑斯山,没有出海口,没有海洋国家的优势。可哪一个敢说德国不开放呢?所以,开放不仅仅有强大的物流、商品的贸易。更重要的是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制度、开放的文化。重庆多年的建设为开放的硬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此次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将会给这座山城带来更多的开放文化、开放制度和开放思想。

  对于重庆自贸区的建设,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重庆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也是现在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它正好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所以重庆也把自己定义为‘Y’字形大通道的节点。重庆目前已经在比如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金融等很多产业方面拥有优势,再叠加上自贸试验区的平台。下一步重庆的经济相当于如虎添翼,它会成为西部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与重庆一样,陕西也是地处西部,但是它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又处于和重庆不同的重要位置。陕西自贸区将设立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和杨凌片区。中心片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

  陕西自贸区: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新模式

  谈及陕西自贸区建设将来的意义,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陕西自贸区是在我们内陆五个省,河南、陕西、湖北、重庆和四川,俗称内陆。这次第三批自贸区园区有两个在沿海,补充沿海、完善沿海自贸区的重点在内陆改革开放,而这五个内陆开放省给陕西的定位更特别,让它要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就是把‘一带一路’这个战略很突出的定位在陕西自贸试验区了。因为它处在亚欧大陆桥上,而西安处在祖国版图中心,这是一个区位优势,它一头连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连着路上丝绸之路;一头连着连云港,连着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国家就让陕西来探索内陆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新模式。这个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但它恰恰发挥了陕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亚欧合作,沟通‘一带一路’,既可以走陆上丝绸之路,同时,西安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

  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辽宁、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8省市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自贸区建设的情况。在整体方案设计理念方面,考虑到差异化,各省市各有特色。比如辽宁的重点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辽宁省副省长王大伟在发布会上强调,要加强自贸区对于整个东北地区的辐射作用。而浙江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要通过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品的储运基地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表示,自贸试验区的方案主要就是聚焦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探索建设浙江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等。

  那么,未来在自贸区的建设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张建平表示:“自贸区的建设在中国仍然是处于起步的阶段,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定型,应该说自贸区的制度建设,还有我们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是任重道远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需要这些设有自贸区的省份和城市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真正的承担起培育新的竞争力的一个平台作用。”

编辑: 赵亚芸
关键词: 自贸区;中国;外商投资;上海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