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交易实况 > 正文

马庆斌:深圳试点“新土改”有较大突破

2013-01-21 11:04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1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近日深圳市政府宣布深圳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寄售单位合法工业用地可以申请进入市场流通,这样的一次改革被媒体解读为"第二次土改"。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次土地政策改革对于传统的土地管理制度有什么突破?为什么又是从深圳开始改革,对于经济的发展会有怎样的推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博士评析这个话题。

  什么是农村集体工业用地?多年来为什么大家看到的是一直不能流通的这种情况,那么形成了这种坚冰的局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马庆斌:集体建设工业用地是在农村里面的工业的用地,几年一直不能流通。现在的坚冰局面是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城乡分割土地管理制度造成的。城市里面的土地相对市场化多一些,但是城乡之间的这种土地的使用或变化不是完全依靠市场需求来配置的,农村的土地也涉及到农民进城问题,涉及到金融市场的问题。并不是说农村的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而是要进入市场的话需要变一下身份,换一个国有的帽子再进入市场,也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土地变性的问题。农村的土地变成国有土地以后,戴上国有土地的帽子以后就能上市流通和交易了。形象一点来讲城乡的土地之间好像有一道阀门,各城市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把这个阀门关小一些或者是放大一些,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土地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具体采用的是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形式,该种土地被称为农民集体所有用地简称集体土地,这次深圳的改革能不能看作是"第二次土改"?

  马庆斌:首先必须要承认一点,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有其特定的合理性的,在当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我想如果允许农民随意的变卖或者耕地的话,按照历史上包括国际的一些经验,很容易出现恶意的土地兼并,当经济社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农民变流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拉美地区经常讲一个反面的教材,就是拉美地区的过度的城镇化问题,也就是说在拉美地区土地私有化以后,让很多农民把地卖掉了进入城市了,一旦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居所,很容易出现贫民窟,还有社会动荡的问题,整个国家也陷入了经济低收入或者中等收入的陷阱,也就是我们讲的过度城镇化的问题。另外一方面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印象很深刻,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了,你会发现我们没有社会动荡的迹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农民回家以后还有耕地,还有宅基地的基本生活或者是生产的条件,有一个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土地管理制度实际上是我国建国以来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但是它是基石并不是说它不能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土地管理制度很多的条款需要修改和完善。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付亦鹏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