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上海“名媛群”事件曝光,犯众怒,惹群嘲。拼团住高档酒店、靠租奢侈品撑门面,“朋友圈”奢华,现实中寒酸的“散装名媛”,陷入了怎样的思维惯性和消费陷阱?围绕虚华的“名媛梦”,又滋生了哪些“灰色生意经”?

  一个人走在街上,被雷劈到的概率有多大?没想到,这个无聊问题真的有答案。前两年,有好事之徒算了笔账,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当年雷电灾害死伤人数”除以总人口数,得出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有人一算,这个概率低于在海南被树上掉下的椰子砸死的概率;又有大神推算,买彩票中一次500万的概率,相当于“被雷连续劈中18次”。

  今后,概率学有了新量词,叫“雷”。言归正传,灰姑娘逆袭,靠高端消费嫁入豪门的概率,到底有几“雷”呢?

  “名媛群”惹群嘲 过度消费主义的心理陷阱

  最近,有媒体曝光了一个“上海名媛群”聊天记录。群里“名媛们”举动令人咋舌:40人拼团一间宝格丽酒店的房间,只为每人能穿一下浴袍自拍;100人拼团租一辆法拉利,也为自拍发朋友圈;最夸张的是,连别人穿过的二手丝袜都要拼,只因是国际名牌。

  群里,姐妹们分享着对“未来嫁入豪门、找富二代做男朋友”的心得和想想:“车最差也得开保时捷,开奔驰、宝马的都是穷人”。

  消息传出,社会舆论对名媛们发起了跨界“群嘲”——今儿你拼群了么?名媛群的成员很受伤——连夜找出泄露群聊记录的“叛徒”并开除,还有人晒出自己发票和账单——证明豪华酒店和奢侈品,不是拼的。

  明知是一群“散装的伪名媛”,却仍然引来舆论群嘲。背后是大众对极端消费主义,给社会、商业、婚姻等传递的负面价值观的不满情绪共鸣。

  消费主义的“陷阱”:被消费符号驯化的人群

  对伪名媛各种批判中,有人谈到了“消费主义陷阱”——“消费”是一种心理驯化的行为,不同价格的消费品给人群贴上了符号,也让不同人群间,有了冲突、向往,从而潜意识地操纵人的意识和情绪。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马路上开豪车的被普通车并线,更容易引发路怒,“破车”也敢抢时间?

  (2)打零工、做小买卖的人,省吃俭用买汽车放在一边吃灰,只为过年回老家“有排面”

  (3)受“新消费”理念影响,年轻人的消费信贷和杠杆率急剧上升,“不花钱,怎么知道挣钱”?

  就这样,消费行为就掌控和支配了人的情绪和思维惯性。“散装名媛”们为什么要拼命装富?想靠结婚改变命运。不体验高端生活,怎么找那样的人呢?

  钓到富二代和金龟婿么的概率有几“雷”呢?社交网站上,很多貌似高富帅的up分享了观点和经验。真正的高富帅,受过高等教育,通过多年留学、工作打拼,眼界、思路和人脉资源开阔。

  “假名媛”是小儿科,她们伪装高端生活,从财力到心力,都很吃力;但高富帅,看穿这些却很轻松,只不过多数情况下,看破不说破。就算有人一时糊涂,身边也有精明的父母和朋友死党,想蒙混过关,很难。最终,“名媛”们的结果是,富二代找不着,普通人看不上,一直活在憧憬和希望中。

  名媛班、伪名流 “围猎”虚荣的灰色生意

  名媛群的姑娘们没有伤害他人,却很容易被坏人给盯上。

  眼下,各类“名媛造梦”的培训班很受追捧。相比上海名媛群500元入会费,经验心得都靠群友交流,“名媛培训班”收费从几万元到几十万不等,课程霸气十足。

  还有不法机构,向女孩们贩卖“当网红”的梦想——拍视频成网络红人,“从农村女孩到霸道总裁,只用了三年”。

  一些不法之徒,则伪装成“富二代”骗财骗色,甚至还有“名流培训班”。狗血案例比比皆是。伪装成富二代的男人,带着女方到奢侈品店买包,以限量版要一个月到货,只支付定金,一个月后人就不见了,期间还以各种理由跟女方借了钱;还有个女孩,找了“富二代”的男朋友,有天去菜市场买菜,想到富二代别墅做顿饭、给个惊喜,推门一看,别墅主人都换了。

  摆脱“伪名媛”:精致的生活态度 不需要被刻意看见

  确实有人,通过高端消费粉饰的生活,实现了现代版“灰姑娘逆袭”。然而,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幸存者认知偏差,你的邻居、发小,创业成了亿万富翁,你会理所应当认为“相距不远”的自己也可以。但是,更多倒下的人和失败者,只是被人们忘记和忽略了而已。

  急功近利、踮起脚尖过生活,久了脚会疼,“过度消费”虽不犯法,但会把成本转嫁透支给家人、伴侣,或是未来更辛苦的自己。

  当然,不能说女性群体追求潮流就是“伪名媛”,也有人靠自己的努力,追求精致生活、过充满阳光的日子,高端消费,只是为了自我激励。

  她们与伪名媛的区别是什么呢?第一,不透支和转嫁消费;第二,她们的美好生活,从不刻意被人看见。(作者:经济之声【远见】栏目制作人王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