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车险新规9月19日起正式实施。银保监会决心摒除车险沉疴。新规对消费者和车险市场有哪些影响?能否实现“降价、增保、提质量”的愿景?多年来,车险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一面是消费者抱怨“费用贵、理赔难”,一面是行业叫苦“成本高、不挣钱”。车险改革如何兼顾市场双方利益,把“没有赢家”变成“双赢”的生意?

  从9月19日开始,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开始施行。这可谓是中国2.6亿车主的福利大礼包。

  为解决车险市场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这次改革定位为综合性、全方位改革。银保监会表示,改革实施后,短期内对消费者可做到“三个基本”,即“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从长期看,将打造一个市场决定、监管引导、提升保障、简政放权的现代化车险市场。

  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达2.6亿辆,保费收入8189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为财产保险中第一大险种。改革新规落地后,车险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花钱容易理赔难” 车险改革三大亮点剑指“顽疾”

  思远:本期关注的是新车险改革。说到车险,这两年我作为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花钱容易,索赔难”。“索赔难”有两种情况:(1)车主被拒赔。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开车撞伤了老太太,按说有100万元三者险不用担心,但最后还是自己掏了十几万元,为什么?保险条款有很多免责细则,比如包括实际中给老太太请护工该花多少钱,没标准、没票据。(2)车主权衡放弃索赔。比如每年都上划痕险、玻璃险。我这两年没出险,年底想用次划痕险,保险公司说,两年没出险的“金身”一破,下一年保费涨3000元。比自己修还贵。我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类似这种经历每位车主都有,现在车险改革意见出台,主要会有哪些变化?

  张磊:这次银保监会的综合改革,可谓是10来年最大的一次变化。

  第一,车险条款会更简单。很多类附加险种,像划痕险、玻璃险等,很多老百姓投保后还不一定在承保范围,所以这次改革的最大变化,是把车险条款简单化了。像盗抢险、玻璃险、自燃险等险种,都一次性并入到车损险承保范围。大家只需要买交强险,还有合并后的车损险及第三者责任险,基本上就满足90%的风险保障需要。

  第二,保障会更全。过去的车险经常会免除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的范围,这次把这些责任也一次性删除了。交强险还把一些相应的保额提升很多,同价获得赔付会更多,还把机动车事故里的责任免赔率给删除了。以前机动车通常会有5%~30%的比例不予赔偿(防止消费者造假骗保和人为制造事故),或者是一些汽车用途改变,可能都有绝对免赔额。

  第三,价格更低。这次强制要求把所有保单的赔付率从过去的65%提升到75%。什么叫赔付率?就是用于真正的修车和人伤事故赔偿的比例,过去法定的是65%,但这次要求提升10%,意味着更多保费用于消费者的维修和赔偿,让利于消费者。

  思远:赔付率从65%到75%,是强制性规定吗?以前执行得怎么样?

  张磊:是强制规定。也就是9月19日后,所有商业险赔付率从65%升到75%,用于保险公司的管理和经营的费用会相应下调。从监管上说,这次改革会要求每一张保单都足单提取相应的风险准备金到75%。以前的65%也是法律要求的,但实际经营中没有足单提取。

新车险改革9月19日起实施(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央视网)

  面对“利空”突击作业 车险企业能否贯彻新规?

  思远:归纳起来,(1)总体降价了;(2)服务内容增多了;(3)条款更简单。这样消费者就更容易理解了。再看车险公司,每年我都会接到各种车险渠道的续保电话,今年的电话轰炸最猛烈。所有车险渠道都想趁着这轮改革前把单签了,为此开出了各种力度更大的返现、附赠服务。可见,在车险公司眼里,改革是“利空”消息,车险改革新规实施,业内会执行到位吗?会不会出现以往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张磊:根据以往的改革经验,每次行业大变化,保险公司都会因为考核压力抢市场份额。从长期看,这次改革,整个保费规模会有所下降。保险公司肯定希望在改革前,把保单应收尽收。从短期看,市场进入阵痛期,监管这次也提前几个月作了部署。比如强调“扰乱市场费用的保险公司,会有重罚措施,包括乱用市场费用去抢占保”,还有就是盯住重点的大公司,比如顶风作案的个别省公司、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进行处罚。这次违法经营的成本也比较高,当然,擦边球的情况也不能完全避免。

  改革时间表明确后,配合切实的监管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会比以前好很多。未来的2到3年内,车险整个综合改革会陆续出现良性反应,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趋势会显现。

车险成本率居高不下(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官方公开资料)

  消费者喊“贵” 车险企业叫“亏”——车险成本率为何居高不下?

  思远: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8年,我国车险企业的综合成本率分别是99.4%、99.1%和99.9%,处于基本盈亏平衡的附近,2019年是98.6%,今年1—5月受疫情影响,下降到95.8%。这就奇怪了。一方面,消费者喊贵,理赔还困难;另一方面,车险企业喊冤,说根本不挣钱。为什么?该信谁的?

  张磊:必须承认,消费者抱怨的收费贵、理赔难,在目前银保监会的重拳治理下,是比较少的个案。国家过去15年对“理赔难”问题治理得还是比较到位的。特别是银保监会对一些保险公司的处罚,震慑力还是比较强的。之前很多纠纷都是源于产品本身设计不科学,比如刚才说的免赔率,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等,之前都有纠纷。所以,这次也作了相应改革。

  根据现实情况来说,我们国家车险2019年整体的市场规模是8000多亿元,其中大概有25%左右保费近1500亿元到2000亿元,会通过一些中介渠道返还给消费者(比如现金或其他免费的汽车服务,如维修、保养等),这样市场数据是有水分的。这次改革把整个费用率降下来后,只是把上面的泡沫吹掉了。所以,整个车险的市场保费规模会下降,综合成本率也会略微上升,显示出真实的市场本质。

  第二,车险在全球都不会有太多的承保利润。比如英国、美国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基本上在100%~105%,中国在95%~99%之间波动,就是说其实中国的车险还是有降价的余地。大家觉得车险定价高,客观上有两个原因:(1)车险的产品单一,定价方式同质化,会导致整个市场恶性竞争;(2)产品同质化了,服务也同质化,所以车险公司为了生存,也会通过各种违规手段来经营。

  这次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把过去的计划经济,包括市场统一定价,转变成一种“根据保险公司自身科技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的差异化服务和定价。这样,用户肯定会“用脚投票”,促进整个市场的优胜劣汰,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意见敦促险企创新:提升定价能力 “按需定价”“让好车主受益”

  思远:车险行业一直竞争激烈,不同险企、不同销售渠道,彼此都存在某种无序竞争。消费者到最后只能单纯比价格,车险产品和渠道也只能带着大家玩“算数游戏”,双方都很累。改革后,能否实现差异化经营,让大家看到和感到车险产品本身的不同?

  张磊:之前提到了银保监会这次车险综合改革,把过去价格“一刀切”变成了现在的“多样化”。但除此以外,更重要的创新是,改革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保险公司开发一些创新产品,比如“按里程来计价的车险产品”“按驾驶行为定价的产品”。很多上班族,每天上下班10公里,一年里程不超过3000公里,也有一些驾驶员,从事小货车运输、搬家公司或网约车司机工作,一年驾驶2万公里以上。过去“一刀切”实际上是不公平的。这次改革鼓励创新,根据你的驾驶行为、年龄、家庭,包括婚姻状况,都可能作为定价因素。好车主一定会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风险指数高的车主也会出现价格上浮的情况。

  思远:这就是不同企业通过数据能力和数字科技进行风险定价的能力,让保险条款或产品的颗粒度更细,能让不同的人花该花的钱。

  张磊:对。价格方面有竞争,产品差异化也有竞争。就像过去的机票一样,过去民航改革后,比如从北京飞上海价格不一样,头等舱和经济舱也不一样。这就出现了更多层次的经营体系,也保障了很多中小公司能够通过产品的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并非过去很多大保险公司产生的马太效应,未来的产业格局也会变化。

  思远:你的意思是说,改革后中小险企其实迎来的机会大于风险。过去产品同质化后,头部公司和大品牌就依托资本和规模,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这次改革会给有技术能力、科技创新的保险公司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也就是说,只要你对自己的技术能力够自信,能设计出别人不敢做的产品,去争取到新客户,市场就给你机会。整体对于市场自由化来说是好事。

车险改革督促行业升级,自主风险定价(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央视网)

  数字化促车险渠道融合:让消费者“开放、便捷、透明”比价选择

  思远:每个消费者选择车险时,都会面临很多渠道,比如4S店、险企电话直销,还有第三方代销等。现在渠道之间的冲突大不大?未来彼此是像电商和传统卖场一样线上线下融合,还是继续竞争,此消彼长?

  张磊:一些渠道会消失。我们国家车险市场大概有8000多亿元,车主数量两亿多,市场非常大。现在各渠道间的冲突并不是太明显,汽车经销商的车险市场占有率约30%左右,不到20%是保险公司直销体系,还有50%左右是传统中介公司。这样的市场规模,互联网渗透率其实是在高速发展阶段,赛道足够宽,有点像20年前的机票或旅游市场。当时携程出现时,这些航空公司并没有意识到第三方平台的重要性,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大家已把第三方平台特别是互联网渠道,作为主要购买场景。

  但保险这个产品跟传统电商有一定区别,更重视服务属性。因为大家买的不是这张保单,是希望在出现事故后,得到比较完整、贴心的理赔服务。所以,线上线下的融合非常重要。未来的线上比价、线下的智能化服务,线上的入口、线下的服务体系,都会通过数字化手段来管理。因为车险本身的利润率相对比较低,这时需要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才能保证行业良性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在移动化方式下进行购买和理赔,也会让整个用户体验变得更好。过去保险行业是围着保费和保单转的,未来是围绕着用户为核心的入口和抓手,所以整体数字化的渗透对整个行业都是有益的。

  思远:刚才你作了形象的比喻,“像20年前的机票或旅游市场”。今后车主买车险时,不靠被动接各种电话询价、比价,而是像现在携程、美团那样,所有保险渠道都在一起,让消费者更公平、方便地比价。

  车险改革未来可期:从“没有赢家”到“双赢生意”

  思远:这次车险改革,短期内是“降价、增保、提质”,长期是为了促进打造更自由定价的市场。你对实现车险改革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前景怎么看?操作层面难度大不大?

  张磊:传统行业最近这几年逐渐被互联网渗透。过去以游戏娱乐或社交为主的虚拟化服务,已经非常饱和,竞争激烈。未来有很多传统行业,都需要用互联网或科技的方式去创新。传统行业经过历史沉淀,参与者是非常复杂的。特别像车险,一年8000多亿元的市场,有汽车维修厂、4S店及中介公司,还有800万保险代理人员,一蹴而就地改革会遇到很大挑战。

  长期来说,市场未来一定会自由化定价,包括产品创新,改革目标一定是会向着对消费者有利的方向走。整个行业也会优胜劣汰,拥抱科技或创新的技术型保险公司。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非常精准地分辨出风险,给优质车主更便宜的价格。在后端理赔上,比如通过移动化拍照定损,远程视频、人工智能查勘,解决虚假的赔案及修理厂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的行为。

  所以,这次综合改革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提出“一车一价,一车一费”。这对技术的挑战,真的是从过去的一张Excel表定价,变成了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解决行业的风险定价能力。保险科技本身会助力整个改革的全方位落地,让车主能够早日受益。

  思远:像你说的,这是一次乘风破浪的车险改革。如今很多行业都在科技化、数字产业化浪潮下进行因地制宜的变革,购物上,有“千人千面”;车险上,有“一车一价”。原来车险行业“两头叫苦”,未来随着数字化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不断精进,车险市场会从“没有赢家”的局面变成“双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