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新冠肺炎疫情下,远程办公迎来爆发。2亿人“在家上班”的“云办公”,是怎样的体验?一面是海量任务,一面是相对陌生的操作体验,状况百出背后,孕育着哪些行业机遇?腾讯、阿里、华为,各大厂商群雄争霸,能否带来行业爆发?远程办公方式下,如何保证效率提升和保守商业机密?将对企业生产方式带来哪些影响?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宣布,允许高发地区、非紧迫岗位人员适当延期返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网上办公。一场突如其来的“云办公”开始了。

  “云办公”,是几年前伴随着企业管理SaaS兴起的概念,但一直不温不火。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仅有180万人使用远程办公,按行业复合增长率8%推算,2018年只有不到500万人。

  这个春节后,据说有超过2亿人开始了远程办公。庞大的市场需求也让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华为等多家厂商纷纷推出在线办公平台。在特殊时期、场景下,全民范围的“云办公”能满足哪些需求?又遇到了哪些状况?未来能否变成另一种主流的工作方式?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远见》栏目制作人王思远(左)

对话嘉宾:互联网产业专家、腾讯云办公协同产品中心总经理钱敏(右)

  “云办公”的挑战:与服务器和习惯“赛跑”

  思远:这两天,有朋友发现,“云办公”最能检验谁是潜伏在身边的“戏精”——有人喜欢拼命在线表现,生怕老板看不见;还有人一天下来不知所措,一场视频会议开下来,听到最多的是“听得到吗?”“再说一遍”……这些问题、小事故的出现,是因为大家不习惯这种方式?还是平台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钱敏:“云办公”以来,我们家的情况是这样:爸爸要办公、妈妈要办公、小朋友要上网课,每天早上大家抢书房。还有一个现象,大家都不出门了,打开摄像头就能看到别人在家穿的睡衣是什么样的。还有人提出,除了美颜以外,能不能再来点浓密头发或者戴假发的功能,只要背景虚化,也不用抢书房了。

  实际上,“云办公”给所有To B的SaaS服务厂商和住宅小区的网络分布带来很大挑战。一栋楼里,大家都在家里办公,要处理邮件、开视频会议、开电话会议,对通讯网络和To B的SaaS都是挑战。在“云办公”的过程中,大家也面临着使用习惯和对整个网络环境的认知的挑战。

  思远:大家习惯上没有统一,很难保持在同一频率,不像面对面。另一方面,流量压力突如其来,对带宽等硬件要求也非常高。有数据说全国现在有超过2亿以上人在“云办公”,是这样吗?整体情况如何?

  钱敏:拿腾讯来说,从除夕到现在每天都在扩容。当用户基数足够大、用户规模按照同样百分比在增长的时候,扩容压力是很大的。另外还要做后台各种逻辑的优化,及时根据全国各个省份的使用情况和接入情况,调整后台服务器的资源。比如:某个省份突然宣布所有中小学生都在家上课,或者某个省份宣布所有的高校都推迟开学,可能用户数在当天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这都是挑战。从数据上来说,用户的增长是非常可观的。


“云办公”场景示意图(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云办公的三要素:高效、协同、体验优化

  思远:这场“云办公”让互联网厂商和传统的IT厂商嗅到了机会。但有用户很困惑:到底“云办公”该怎么用才高效?比如面对面交流很容易沟通工作,但在一个信息群里,大家都在发言,信息太杂了,很容易漏掉重点。SaaS软件功能很多,但给用户带来的信息量也非常大。“云办公”最适合解决公司哪一类问题?怎么能真正实现远程的高效协同?

  钱敏:视频会议、可视化是沟通效率最高的方式,当面对面沟通时,我们能看到对方的表情,注意到对方的专注度;其次是语音;接下来才是文字。而使用文字,即时消息又胜过邮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云办公”时代,视频会议的业务会暴增。很多企业都是从早上8点半上班开始就开着视频,十几个人都开着摄像头,有事就开会说事,没事的时候大家就开着摄像头聊天,没话说的时候,至少摄像头开着,保证员工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办公,而不是一会儿吃喝,一会儿又躺着。

  思远:云监工?

  钱敏:对,我当时听完客户反馈的这个应用场景也挺吃惊的。照这样用下去,还得扩容!这就是为什么视频会议这样沟通效率高的工具会被大家发现和拿来利用。

  思远:从产业层面,各大互联网平台都推出各种SaaS办公软件。这些产品之间的差别大吗?用户真正选择哪款产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政策文件,还是商务“地推”?

  钱敏: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出门了,地推的价值和效果非常有限。基本上现在大家都在利用一些“云”的力量在进行相关的工作。这个领域现在都免费了,用户会下载多个产品去比对、做交叉体验,最后真正留住客户的还是体验。

  思远:从产品设计上看,主流厂商在功能设计上有很大的差别吗?

  钱敏: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大家也都在努力去补足短板。从腾讯来讲,最基本的就是音视频的通信质量,一定要保证在各种“弱网”环境下的音视频通话质量。其次是解决办公场景下的秩序问题。比如,现在开放了300人的视频会议,很多企业会利用这段时间安排一些培训,如果有人不自觉地开了麦克风,整个会议的秩序就很难维持。还有对某些相对尴尬的办公场景做了一些功能上的处理,比如居家办公场景下的背景虚化和美颜,比如会议期间如果需要给领导回邮件,要进行键盘音、微信提示音的消除和定点的AI降噪。这些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针对“云办公”场景下作的一些努力,最终是希望大家在全免费的环境下找到适合的、最好的(办公方式)。

  思远:一方面是需要硬件保证,让视频这样大流量、高效率的沟通能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对背景、环境声音等的处理,让大家在“云办公”的时候真的有办公的场景体验、有办公的“仪式感”,产品技术细节上也需要优化。


“背景虚化”淡化非办公环境,营造办公仪式感(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在商业安全基础上建立效率

  思远:从产品设计上,“云办公”产业如何在保证效率、实现有效交流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安全问题?比如,线上开会的发言,语音、文字可能会被截屏,会不会有商业机密泄露的问题?

  钱敏:现在大家都已经在数据和音视频的传输中应用了加密技术,已经把安全的问题考虑进去了,很多厂家也做了安全方面的尝试,像屏幕的密码锁、会议的密码,还有会议屏幕共享的时候加水印等。这些都是大家在“云办公”的场景下为安全作的努力。

  思远:不断探索,至少行业意识到要在效率和安全中间找到平衡点。

  钱敏:对。


视频办公仍是“云办公效率的首选保障(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云办公”前景:普及率不及欧美,未来行业不会一家独大

  思远:说说行业的前景。远程办公还处在初期阶段,但在全球范围内,它其实已经发展得非常快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斜杠青年”,通俗解释就是“兼职”,尤其是脑力劳动。比如在北京可以做西雅图的工作,这就非常需要“云办公”。美国有八成企业、大概3000万人都在远程办公,占总劳动人口的16%到19%。而我国比例还没有这么多。那么,远程办公究竟是当下特殊时期的“昙花一现”,还是可能由此开启全新的办公方式,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方式?

  钱敏:我觉得会由此打开一个新的办公方式。我原来以为“云办公”会在5G普及以后发展起来,没有想到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可能让这个时间提前了。另外,很多大城市的人面临着交通的问题。北京的朋友跟我说,他每天在上下班路上耗费长达两个小时。如果利用“云办公”,这两个小时用在办公上,是不是会更好?短期来看,“云办公”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效率,这跟各方面还没有准备好有一定的关系。长期来看,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云办公”的效率问题、工具问题以及大家使用习惯的培养问题,“云办公”可以帮我们节省大量的原本花费在交通上、转移办公场所上的时间。

  思远:在物理空间上节省的时间运用到工作上,能带来工作效率的明显提升。就像您说的,未来的理想场景,对各个“云办公”工具的专业化、针对行业或企业的定制化、相关的配套服务、使用人群的习惯以及每家企业统一落实的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才刚刚开始,“云办公”已经进入了群雄争霸的局面,您觉得未来市场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是群雄争霸?还是像电插头一样,需要统一的接口标准,形成一两家独大的局面?

  钱敏:“云办公”的应用场景太多了,一家企业是做不完的。办公场景和老百姓的线上社交、网上购物不太一样,有很多个性化的地方,包括怎么去做客户关系的管理、人员的招聘等。所有的这些场景需要不同的办公应用来覆盖,所以我觉得未来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