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远见】“进化”的购物节:从消费狂欢到职业造物

2019-06-25 13:29:00来源:央广网

  【本期话题】他们是用科技养猪的AI猪倌;他们让货运无人机在山间自由翱翔;当机械工程博士运营起智能餐厅,当传统医生走进互联网医院——购物节庞大的销售数字背后,什么是真正的消费升级?购物狂欢过后,带来了哪些商业效率提升和职业形态进化?本期话题《“进化”的购物节,从消费狂欢到职业造物》。

 

  今年的618数据显示,天猫上有超过110家品牌成交量过亿,京东下单为2015亿元,苏宁订单量同比增加133%,拼多多的订单数量突破了11亿。随着消费量级递增,一味追求数字不再重要——近两年也出现平台被数据绑架,订单作假、先买后退的乱象。

  除了消费狂欢,购物节如何让消费真正升级?狂欢过后,消费形态有哪些进化?技术的创新,又催生了哪些新职业和“物种”,科技是如何连接到人和场景的?下面我们就带大家看看在网络购物节的狂欢和商品服务背后,出现的新职业面孔。

  (一)拥抱黑科技的“AI养猪倌”

  在吉林白山市抚松县北山村,有一座充满科技气息的现代农场——吉林精气神农业公司的黑猪养殖园。这里的一百多栋猪舍中,饲养着两万五千头山黑猪。今年购物节,它们以AI猪肉的身份从线上线下走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去年11月,京东农牧软件工程师陶俐宇从北京的办公室搬到了北山村猪场,一待就是七个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座智能养猪场的项目经理。

  AI养猪倌陶俐宇,用手机监测猪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智能养殖场的AI中枢叫做神农大脑,里面保存着海量的养猪知识,并且通过大数据自我更迭、学习,在各个猪舍中也遍布着各类IoT智能物联网设备,通过采集数据进行生物环境的检测、饲料投喂等工作。在一座300平米的猪舍中,一台摄像机机器人正在沿着顶棚循环移动,这就是猪舍的生活管家,智能巡检机器人。

  陶俐宇:这个圈大概有一百多头猪,小车不断巡检,每跑一趟、每经过一个栏都会拍照,通过算法去把每一个猪的轮廓,自动把这个数出来了。

  记者:除了数猪还能干什么?

  陶俐宇:看猪的背膘,描绘轮廓,根据品种不同,通过算法给把猪的重量估算出。

  在每片猪栏中都有一排自动投食的栏杆,每栏只供一头猪进出,猪吃饭前要先拍照——这是一种把人脸识别技术平移改进的“猪脸识别”技术。陶俐宇说:“这是智能投喂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我们能辨别出来是哪头猪,怕猪大的大、小的小,小的会挨欺负吃不到食。我们会给不同的猪,按照不同配比去下料。”

  陶俐宇用手机监测各栏猪舍情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在黑科技的帮助下,连饲养员如今也可以通过物联网足不出户地喂猪了。陶俐宇介绍:“手机App自动投喂,既使在北京也能喂北山的猪。现在一人能看三四栋舍了。”

  在一排猪舍旁建有小型的污水处理间,冲洗猪舍的废水和猪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在这里变废为宝。陶俐宇说:“猪的排泄物孵化成粪肥,还到田里面去。种上紫苏养地,养好之后过一两年就种上人参,达到更大的价值。”

  从北京到白山,从办公室到养猪场,一头长发成了寸头,一把吉他在宿舍里落了灰,陶俐宇乐此不疲。他说“伴着白山黑水的泥土味,每天醒来都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记者:你知道他们背地里叫你什么吗?

  陶俐宇:叫AI猪倌,想怎么叫怎么叫吧。

  记者:你从坐办公室到这边习惯吗?

  陶俐宇:还好,来的时间比较久了。在北京每天挤地铁,在这每天见不到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焦虑,教给他们也有成就感,让他们更轻松,没那么累。

  (二)无人机训飞师——“我心翱翔”

  张陟:现在情况怎么样?

  飞行师:航线点60度,已经设置完了。

  张陟:飞机状态呢?

  飞行师:全部上线,可以起飞。

  张陟:准备飞吧。

  张陟,北京人,40岁。他的职业用一句歌词形容,就是“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曾穿越人山人海”,他是一名职业无人机的训飞师。

  早年作为航模资深玩家,张陟每天忙碌于无人机航拍、评测、赛事策划和主持解说等工作,从西藏高原到四川大凉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无人机的悬停、倒飞,每个动作都能带给他有成就感。渐渐地,张陟不再满足于自娱自乐和成为周围人眼中的“职业玩家”。一个偶然机会,圈内的朋友带他参观了京东无人机服务中心。张陟说:“之前跟我们一起飞无人机的朋友,他进入了京东无人机。有一次,他说你来无人机这里看看,我就来了。看到无人机的工作状态和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决定加入。”

  张陟在调试飞行表演“集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张陟的工作包括两方面,既要训练无人机操控的飞手,又要根据无人机的设计、制造、生产能力做技术的研发和服务项目落地。最广的应用就是物流,比如在曲折的山间配送量不大的包裹陆运成本极高,无人机最多载重15公斤,配送半径10公里,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短板。

  张陟介绍,目前他们先后在11个省市建立了无人机航线,运营里程超过12万公里,满足了乡村和城镇间的高频、特殊场景需求。“比如杭州春茶,明前茶是最好的一批茶。茶农采茶后从山上走到下边的茶庄,最快要四十分钟,因为天气比较热,茶可能被晒蔫了。无人机的话,3分钟就飞下来了,速度快很多,每一次飞行可以拉很多,这就是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脐橙、脆李、小龙虾这些,我们都做过极鲜特的定制化配送。”他说。

  除了物流,无人机群还可以进行商业飞行表演、勘探和救援等任务。两年来,张陟先后三次带领团队远赴大凉山深处的悬崖村,勘景考察航线,完成了“空中移动诊所”项目,为当地生活不便的百姓解决了问诊买药的难题。2018年,“北京717特大暴雨”中,张陟带领飞行团队赶赴密云县,为受暴雨围困的村民送去了救命的物质和食物。张陟回忆说:“因为山洪下来以后冲毁了很多地方,出村的唯一的一座桥被洪水冲塌了,村民在里面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补给了,人根本过不去,这时候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把面包先给他们配送到河对面,先让村民们有吃的,起码吃两天应该不成问题。”

  张陟(左)在北京717暴雨中,为密云县某村受困群众,投递救灾食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因表现和贡献突出,张陟和团队被北京市团委授以青年突击队称号。“让更多快递从天而降,让灾区群众在螺旋桨声中听到希望,让智能物流网有无数双飞翔在空中的眼睛”,这就是无人机训飞师的使命。张陟说:“不同于真正的飞机驾驶员那样飞在空中,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站在地面上。但每一次起降,我们的心,却会伴随着无人机翱翔在蓝天。”

 (三)“分级诊疗”化病痛——互联网上的“白衣天使”

  当人们可以像网购一样就医看病,生病时不再为就诊跑断腿、挤破头,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赵淼,90后,黑龙江人,是一名互联网医生。每天的工作是在网上通过图文和音视频连线,为全国各地的患者问诊。赵淼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专业,起初两年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但逐渐感到疲惫不堪。赵淼说:“医疗信息不对称,很多患者大老远从别的城市跑到北京三甲医院,他的病很轻,没必要。而且会让医生心力交瘁,没有体现医生真正的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淼看了某互联网医院的招聘启示,工作内容和形式让她眼前一亮。“医生不需坐班,随时用电脑和手机与患者交流,并针对症状给出医疗建议;还可以就确诊的慢性病远程护理。患者少跑腿、医生医院减负担”。出于好奇的天性和日常的疲惫,赵淼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铁饭碗,当起了互联网医生,但起初她并不适应。她说:“医学院硕士毕业,传统观念还是在医院工作,专业上才有提升,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还是偏简单和前端,有一定落差感。”

  赵淼“隔空”坐诊仍然习惯穿上白大褂,她说这是职业的“仪式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以往在医院,赵淼每天的门诊数量最多40人;互联网的线上诊疗快捷方便,没有繁琐的记录流程,工作方式自由,按劳取酬,赵淼最多时一天问诊150人。更多的就诊经验,让赵淼逐渐找到了方向和自由。她说:“之前在医院,没时间去关注自己怎样在能力上提升。被动着被体制的条条框框推着走。其实,互联网医疗有很大潜力没被挖掘出来,而且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医生的工作虽然是基础和前端,但有时也系管患者生命。曾有一位19岁的患者,正值考试腹泻严重,本想请赵淼开一些腹泻药物。但赵淼问诊后发现,他的情况十分危险。在反复督促下,患者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住院一周后脱离生命危险。患者出院后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感谢。

  赵淼:他出院后,又找我来下了一个单,但他不是问医疗的问题,只是对我表示了感谢,

  记者:足够吗?

  赵淼: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不到30岁的赵淼认为赶上了好时代,她并不后悔脱下了白大褂,她仍然坚守着入行时的誓言和初衷。赵淼说:“无论是在医疗链条的最前端、最基础的环节奉献;还是在传统的医院手术台上救死扶伤,我都不会忘记当初的初衷,我希望我也能在互联网医疗这条路上继续坚守。”

  (四)当“人”“厨”共舞——智能餐厅的生意经

  自动做菜的餐厅,智能学医的机器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机器人未来会让厨师消失吗?

  梁骁俊,90后,湖南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机械工程博士,回国后加入了某公司未来科技探索事业部,喜爱美食的他在轮岗不久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设计一家智能机器人餐厅。

  从“机械学博士”到“厨艺机器人设计师”转型的梁骁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梁骁俊和团队把这家餐厅起名为未来餐厅,它充满了现代感和神秘感。在这里“点菜、配菜、炒菜、传菜,再到顾客用餐、结算”都可以实现自动一体化,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炒菜机器人。梁骁俊说:“比如麻婆豆腐,就是川菜大师教给机器人的:用什么料、什么量、多少温度,炒多少时间。根据厨师给的做法,我们的工程师把它写进机器的程序,只要把食材准备好,就可以把这道菜复制出来。”

  送菜上桌的“传菜机器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梁骁俊说,相比国外的一些自动化餐厅做标准化的西式快餐,他们的愿景是传承中国的厨艺。目前,餐厅里设有中餐的八大菜系和40道主菜。厨师这行最抵触学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为了找到可以合作的厨艺大师,梁骁俊的团队瞄准了中青年的厨师群体,向他们讲述中餐传承的愿景、未来“人机分工”的理念。他们对厨师说,再先进的餐厅,也离不开人的温度,让机器做传承和人的助手,让大师们继续深耕厨艺,让餐厅的经营者找到更经济的模式,才是他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梁骁俊说:“开始和厨艺大师们沟通时,有些人不积极,觉得学了过去就影响了他,或者觉得机器根本学不了人的精髓。但还有很多厨师很认同我们这个传承、中餐标准化的愿景,希望自己的厨艺能传承出去。所以,我们跟现有的厨师是合作关系,我们都认同这个理念,一起推进这个事情。”

  (五)让机器人更有“温度”——AI客服训练师

  如今,每个消费者的手机购物界面都实现了千人千面、按需推送;当有问题时,智能客服机器人也是有问必答——背后是这样的一个职业。

  陈明明,1988年,山东人,是一名AI智能训练师。他每天的工作是带领团队从海量的数据中优化和扩充机器人的算法和逻辑。伴随着618、双11购物节,大平台订单量是平时的十倍以上,这就需要大量事前咨询、事中服务、事后处理的客服工作。几年前,陈明明在公司的轮岗中,体验了一把客服的工作,半天下来,身心俱惫。陈明明说:“我体验客服时,一个老太太的用户会反复换货,整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频繁变更地点。这会极大地挑战人的情绪。体验过后,我就有一种动力,要把智能客服这事做好。”

  陈明明(右)与客服同事比对、改进数据算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思远 摄)

  人工客服要面对消费者的海量需求、冲动的情绪,自我的情绪和状态也会经常受到挑战;一旦与顾客发生纠纷,又会带来新的成本。人工客服的培训成本很高,平均的离职周期已经从之前的一年,缩短到了如今的半年。以往平台监督客服质量,需要把录音进行文字转换,抽查比对,效率低、成本大。陈明明团队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大量真实客服的数据和语音比对,训练机器人识别交流。让机器既有人的智力,又能控制情绪和按照规定解决问题。陈明明说:“现在训练语音机器人,会采用大概一万小时以上的真实语音数据训练。”

  基本服务能力具备后,陈明明有了新的目标:现阶段AI完全理解人的情绪不太现实,但是可以通过场景的识别和训练,让机器更有人的温度。他说:“训练师首先要确定‘人的情绪’数据,就像婴儿一样必须看到不同的情感的样例、数据,才能感知这些情感。然后训练师需要选择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针对老人,机器会选择成熟的声音或者文字表述进行服务。遇到小孩,机器会选比较亲切和蔼的姐姐的声音。”

  如今,每个消费者的手机上都会根据机主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千人千面”的推送。这里面涉及到了更纯粹的技术和算法,陈明明说好的AI训练师要遵守三个职业底线:“更懂用户、不打扰用户、不侵犯隐私”。从业十年来,陈明明也切实感受到AI的生命力和脉搏。陈明明说:“我从事AI研究工作十年。看着人工智能技术从试验室状态,走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整个社会得到进步。我看到AI就像婴儿一样,慢慢地成长,越来越有生命力,我对未来的技术也是越来越有信心。”

  结语:让科技孕育新经济,让购物节进化成“造物节”

  这期节目,我们由网络购物节说起,带大家走近了五个伴随着购物节诞生的全新职业、每年的618和双11不仅是一场消费的狂欢,更应该是一种职业、行业和技术的进化。科技的发展需要连接场景,服务社会,作用到人——只有这样,科技才能够真正地具有生命力和温度。(作者王思远,央广财经频率评论员、商业文化节目《远见》制作人)

编辑: 高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