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远见】挥别外企的“特权时代”

2019-05-24 11:37:00来源:央广网

  本期话题:甲骨文裁员风波席卷全球,中国区裁员千人。昔日的商用软件巨头,为什么会被“云时代”抛弃?离职员工吐露心声:为什么昔日“高大上”的外企精英,自嘲成了“温水里的青蛙”?为什么国外黄金年龄开始的35岁,在国内却成了尴尬的年纪?高薪、高龄的外企人,该如何面对职场的新跑道?本期嘉宾:人力资源专家、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长庚科技”创始人、资深媒体人方堃。

  曾几何时,外企是高大上、高薪、精英的代名词。但如今,很多昔日的外企巨头正面临衰退和裁员的现状。

  美国软件公司甲骨文曾是全球知名的商用软件开发商,旗下拥有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多种产品。近日,甲骨文公司宣布在中国进行裁员,裁员范围主要是研发人员,裁员规模将超过900人。这是继一个月前甲骨文在美国加州进行裁员后,首次在海外进行大规模裁员。而在这场裁员的背后,产业更迭、商业环境变动和职业心态的波动和反思,更加令人思考。

  离职中年:不甘与无奈 “疯狂野路子”斗败“温水文化”

  此次甲骨文裁员采用N+6个月工资的赔偿方案,每个月赔偿金上限是2.5万元人民币,这一补偿措施引发了高级别员工和高龄员工的不满。

  媒体陆续对甲骨文北京研发中心的离职员工进行采访,员工坦言,在最终消息公布前,几乎没有人相信公司会裁撤研发人员。一位叫Aaron Zheng的员工感叹:在外企工作表面光鲜,但却是“温水煮青蛙”。虽然最终拿到了40多万的补偿金,但想想职场的时光,非常不甘心。自己加入甲骨文时是20多岁,现在已经快40了,这个年龄想再找研发类职位,恐怕并不容易。

  Aaron表示,当年选择外企,是看重IBM、微软这些外企比较人性化,在这里工作的10多年中,极少有“996”的情况出现。即使加班,也会有加班补偿,多数情况下,8小时内就可以完成KPI。现在看来,在国内的竞争环境下,这种工作状态就是“温水煮青蛙”了。

  接下来,他准备咬牙去互联网公司试试运气,迎接他的可能是“996”的高强度挑战。此前,他对国内的商业竞争环境颇有微词:吃鸡游戏火起来,立刻有大小几十个团队抢市场;自己家小区下面有家咖啡店,开了7、8年生意都不错,去年瑞幸咖啡在附近开了两家店后,这家咖啡店就关张了。

  他说,自己理解企业创业的狼性精神,但不理解最近几年互联网商业为了抢占赛道,试图用烧钱熬死同行,再垄断定价权的赚钱方式,也看不惯那些近乎拼命和野路数的商业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外企体制确实很难有竞争力。接下来,他不得不收拾心情,去市场上碰碰运气转型了。

  更迭落幕:“云时代”淘汰IOE

常濛(左),人力资源专家、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

方堃(右),“长庚科技”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王思远,央广商业文化节目《远见》制作人

  思远:这些年来,很多外企在中国的业务在萎缩。甲骨文作为专业的商业软件公司,当年IOE架构的核心,如今也显出衰败之势。有人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云计算淘汰了IOE。你们怎么看?

  方堃:都说是“云时代”淘汰了IOE,一点不假。我们知道,过去的底层系统架构中,大型科技公司需要三个产品:一个是IBM的小型机,一个是甲骨文的数据库,还有一个是EMC的高端存储器——统称为IOE系统。需要多少钱呢?一套最简单的存储系统,一个IBM的小型机,500万元;两个EMC配套存储,300万元。也就是说,最简单的公司数据库系统的硬件成本需要800万元,这还不算甲骨文数据库和运营人员的成本。到了“云时代”,数据放到云上,无论腾讯云还是阿里云,最便宜的系统只需要100多块人民币。

  解码外企基因:“标准化”下丧失效率 中国团队远离创新

  思远:再来看看市场和外企本身的基因问题。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从来不怕外国巨头打进来。以前阿里巴巴打跑了易趣,战败了亚马逊,360打败了卡巴斯基等。在搜索引擎、浏览器等各领域,中国互联网企业战无不胜。有人说,国际巨头在中国水土不服,因为他们的基因环环相扣,但这种标准化和严谨性的背后,丧失的是战斗力和效率?

  常濛:跨国企业巨头在中国通常设有两大部门:研发中心和营销部门。更多时候,中国部门的工作是迭代性的工作,能够接触到真正核心业务、创新型的和推动效应的项目及数据的机会非常有限。移动互联网将近十年过来,本土企业很多时候是在关键节点靠模式创新赢得了机会。其实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分部通常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叫决策权不足,这注定会带来模式突破上的限制。也就是说,它在本土化上非常缺乏弹性。

  人才资源外流 市场对外企人是否存在“招聘鄙视链”

  常濛: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对于外企来说,其实带来了重大的人才流失。十年前,外企是顶级高校毕业生的优先选择目的。但过去几年,外企的竞争力一直在下降。人才流失,模式管理、对核心技术和真正战略的推进,每一个点都有漏洞,整体就落下了。

  思远:这是一个虹吸效应,势能越大,越会把人才像黑洞一样吸走。为什么最先在职场里富起来的人,现在仿佛变成了最彷徨焦虑的人?

  方堃:这几年有个特别明显的趋势,就是外企在“空心化”。不仅指甲骨文,包括之前的IBM。我们从被裁员工中了解到,在甲骨文里,中国区研发人员接触不到最核心的代码,只做微小的产品体验和改进。因此对甲骨文的裁员,外界觉得N+6的补偿很好,但员工认为,我要养家糊口,这点补偿不够我付出的青春。

  思远:这些年,外企的人才往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去的人比较多。听说,科技公司的HR内心有个“鄙视链”——看不上外企的人,觉得他们薪水高,还毛病多,不能拼命。真的有这种偏见和标签吗?

  常濛:偏见歧视可能谈不上,要看这个HR是大型公司的还是小型公司的。对于绝大多数一流跨国巨头公司来说,出来的人大多数都有良好的基础素养和职业训练,学霸非常多。雅虎北研裁撤的时候,还引发了现场到楼底下抢人的场面。国内的巨头公司会吸收这一部分人。但确实有很多中小企业的HR跟我讲,不敢抢外企出来的人。最大的挑战是这些外企人怎么看自己,他们能不能适应所谓的反向文化冲击:包括工作时间、管理制度、工作和生活平衡。

  再议“996” 为什么中外职场35岁“冰火两重天”?

  思远:前一段时间,“996”带来的“35岁现象”让我们关注:似乎在国外,35岁是职业黄金年龄,哪怕你是基层员工,也会被视为资深老手,但中国职场中,35岁的大家会担心失业,变得没有自信。怎么看这一现象?

  常濛:看了数据,今年前4个月,35岁以上比较活跃的求职者是去年的2.6倍。好多中高龄的求职者出现在市场上,基础的蓝领岗位有很多人转型、下岗等等,这个很正常。其实,国内35岁的人在大多数公司里面一样是中流砥柱,问题不在这个数字,在心态和是否愿意迎接挑战、持续学习。年龄注定会影响体力,非常多的国内中高管到了35岁觉得自己拼不过这个门槛,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吓唬住了。甚至好多95后,张嘴就是“我老了”,时间长了你就真信了。

  “996”背后动因:弥补“透支”的行业红利

  方堃:“996”这个话题从去年底到今年,大家才开始关注。其实这很常见,比如很多第一批去小米的朋友,从2010年到2015年,基本上就是“996”,甚至比“996”更变态。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年,产生大量红利,导致从业人员薪资福利等各方面普遍高于其他行业。现在红利开始消散,一些红利无法通过资本的加持维系了,只能大家一起再拼一把。不止创业公司,很多大公司、中型公司,都开始“996”了。

  思远:我以前谈到过一个观点,资本快速催熟了互联网市场,争用户的时候用补贴,争人才的时候用加薪。2010到2015年,挖一个高级人才时开三倍的薪水都是正常。就像“双十一”一样,当天爆发出非常大的购买力,但实际上是被透支了。随后的日子,订单就会变得很少。那么对这些错过了新行业高速红利成长期,想重新来过的外企人才,你们有什么建议?

  常濛:对年轻人,正常求职就可以了。有了一定职场经验,所谓的“中年成熟的职场人”怎么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从岁月静好里面走出来。有四个字母叫“VUCA”,“V”是易变性,“U”是不确定性,“C”是复杂性,“A”是模糊性,这是现在的时代常态。所有其他的具体技能都是后面的事。

  方堃:在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和值钱的。但今天,经验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束缚。所以,学习能力远远比经验更重要。(作者王思远,央广财经频率评论员、商业文化节目《远见》制作人)

编辑: 戚晨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