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评论】张晓燕:中国网贷平台的数量将越来越少

2019-04-03 14: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新时代 新金融”特辑,本期播出:经济之声节目主持人羚瑞对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

  本期嘉宾:张晓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鑫苑金融学讲席讲授,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科技走在世界最前端?

  李羚瑞:这两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金融科技”一词最火,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同行业的人对于“金融科技”的解释不尽相同。比如银行业人士谈到“金融科技”时会讲IT流程的改造;P2P从业者谈“金融科技”时着重关注信贷撮合;互联网巨头谈“金融科技”更多会谈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您看来,到底什么是“金融科技”?

  张晓燕:“金融科技”从英文翻过来的时候是两个词拼在一起的,一个词是金融finance,一个词是科技technology。“金融科技”是在科技的基础上对金融做出的创新。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服务,帮助企业和个人获得资金,帮助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那么金融科技(fintech)就是通过一些技术上的创新让金融服务做得更好、更广泛、更便捷、更低成本。所以之前提到的这些理解,我觉得在这个大范围之内其实都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不要忘了,金融创新的本质还是要回到金融,而金融本身是用来做服务的。

  李羚瑞: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处于领先水平。为什么金融科技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这么迅猛?

  张晓燕:咱们国家的银行业、金融系统已经很有规模了,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市场占有率和渗透力度其实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在发展中国家的空间就会比较大。

  最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传统行业留下了很多空间让这个新兴的金融科技行业来填白。第二是中国有大量的需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光是咱们国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金融科技发展都比较迅猛。

  李羚瑞:金融加上科技,应该说是金融业顺应时代的一个重要创新,这种创新您觉得给我们整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张晓燕:可以分几个层面来说。从小微企业和个人角度说,目前一方面借款人借不到钱,借款的企业借不到钱,另外一方面投资人在中国的投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有限,而网贷平台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体验。第二点影响比较大,就是竞争者。传统行业会很有危机感,想改善自己的服务,想在新兴的行业里同样占据领军地位。这个竞争,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经济都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对投资人和借款人,可以双赢。第二,金融创新的出现让传统行业有了危机感,进而去改善自己的服务。第三,很多时候大家都有点盲目追从新科技,承担了太多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收严了监管。

  未来网贷平台只会更少

  李羚瑞:就金融科技这个行业来看,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张晓燕:举一个我比较熟悉的行业——网贷平台的例子。先来讲一下一共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有很多风险,大家也不知道要不要接受这个新事物。然后进入野蛮生长阶段,大家忽然发现这个东西挺好,把借款人和投资人联系在一起了。想要借钱的人可以借到钱,想要投资的人可以拿到很好的回报率,每个人都很高兴,这是野蛮生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家还没有概念它会发展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第三个阶段,就是进行标准化。所以互金协会成立了,要求P2P平台遵从各种各样的监管,有很多平台因为自己经营不善,或者真的做了一些非法交易,销声匿迹了。全国6000多家平台,死掉了一半。

  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一下子放缓了这么多?其实总量并没有减少,只不过是你看到跑掉了好多,你感觉它们好像都不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行业没有缩,只是平台数量减少了,但是整个放贷的数额,其实还在缓慢增长。这是第三个阶段,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再往后,它成熟了以后,我们希望它能够突破更多传统行业所不能达到的空白区。

  李羚瑞:前两年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规定,当时一些行业从业者说是不是寒冬来了。但是后来大家一想,成熟的行业从业者是应该拥抱监管的,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您刚才讲到之前有6000多家网贷平台,现在死掉了一半,未来会不会进一步减少?

  张晓燕:一个行业从出生到成熟,肯定要经过很多整合的。网贷行业可以做规模,你会发现小的网贷平台很可能会自己选择合并,或者被动地被吞并。所以这3000多家有没有可能会继续减少?你问我的话,我会回答是的,平台数量会减少,因为它是可以规模化的一个产业。那么减少到多少是一个平衡点,我也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但是根据别的产业发展经验,网贷平台数量越来越少是肯定的。

  普惠金融,要普惠更要防风险

  李羚瑞:我们谈金融必须要谈到风险。行业里面有一个观点,叫普惠金融的三元悖论,普遍性、优惠性和风险性这三者不可得兼。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张晓燕:我有一个简单的版本——“普”就不能“惠”。什么意思?你要想覆盖一个很大的人群,做到每个人都“惠”是很难的。很大的人群里很可能会有高风险隐患。人的信用是分级的,他没有还款能力的时候你给他那么多钱,风控就没有做好。你如果没有狠心地拒绝他,或者没有狠心地提高利率,这个风险就变成了你将来可能垮台的原因。

  我想剩下来的平台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开源。不要再随便拉一群人当客户了,你可以争取到新的商业机会,开动脑筋,开发新的市场,但是要开发优质的市场。第二点,风控一定要做得特别特别仔细。不能再滥发,是个来借款的人都贷给他,或者把利率压很低。就这两点,很简单。每家平台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很难。

  李羚瑞:因为风控没有做好,我们也看到出现了一些乱象,比较典型的就是P2P网贷平台集中暴雷。

  张晓燕:集中暴雷就是之前积累的风险太多了,没有做好风控。风险积累到一定地步,一定会爆发的。另外一点,很多投资者可能没有花时间仔细做调查就盲目投资了。不能说怪投资者,但我真的建议大家在做任何投资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你把钱投到哪里去了,这个平台到底可不可以相信,第三方托管银行是什么,储备金有多少,有没有在做资金池。

  李羚瑞:对于网贷平台的从业者来说,他们的风控成本其实很高。不少行业从业者叫自己泥腿子,就是去做风控评估的时候,像私家侦探一样,为了了解一家企业是否有偿还能力,可以蹲点一个月。所以行业里很多人呼吁,应该完善整个国家的征信体系。

  张晓燕:你说得很对。金融科技里面有很大一块叫做大数据征信。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够把收集到的所有大数据信息汇集在一起,提供比较全面的信用分数,这个福利是很大的,当然成本也很大。因为我当泥腿子干得活,我愿意直接跟别人分享吗?除非他们家泥腿子干得活也跟我分享。所以我觉得这个平台是可以建的,但是提取信息可能需要付费。

  行业监管要紧跟产业发展脉络

  李羚瑞:科技赋能金融确实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减少了物理网点、营业时间的限制,推动解决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分钟”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刚才提到的风险,金融技术网络等多重风险的叠加,包括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数字鸿沟等。现在创新走得很快,您觉得是不是需要在节奏上控制一下?

  张晓燕:这个很难。因为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你提前定了节奏,并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我们现在采取的特别实际的做法,就是一步一步跟着产业往前走。如果太热了,我们会稍微收回来一点。不够,我们会把它往前推一推。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种管理理念的。

  李羚瑞:我们现在在政策制度包括监管方面还有没有有待完善的地方?

  张晓燕:当然有了。因为新问题每天都在出现,出现的原因又都不一样,监管就会有一点滞后。这些都是新的东西,对全世界所有的监管机构都是一个重大挑战。咱们国家一直鼓励创新,甚至在扶贫方面都能用到P2P,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管理层真是与时俱进,而且非常有成效。

  我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呢?我希望他们能够接着跟随这个产业发展的脉络。另外一点就是,我们之前看了金融科技在全世界的专利申请,中国的专利申请是很多的,但是咱们的专利申请有一个缺点,很多是注重于应用,而不是注重于最底层的基础技术。底层上面差一些。我觉得底层技术还是不可替代的。

编辑: 高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