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2018全国两会拉开帷幕,本期《远见》从一位12年从业经历,8年两会采访经历的记者视角,“揭秘”两会采访的各种故事、趣事,让你换个角度,近距离接触两会。

  全国两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不同主题和个体,也有各自重要的意义和关注点。地方政府、机构,通过两会把握中央精神,协调地方发展;科教文卫等领域通过两会听取、反映本领域的问题诉求;经济组织、企业则通过对未来的政策安排和行业方向有所判断;对于百姓而言,政府工作报告和委员代表的提案议案中,更加和钱袋子、菜篮子以及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

  从业经验12年,两会的记忆追溯到2010年。关于两会的记忆和感慨很多。从新手到老兵,从最初不知所措的慌乱;到后来胸有成竹地在代表委员中,有了熟人、朋友,从容地处理各种采访突发情况。媒体记者不只是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视角。通过讲述这些年两会的观察、故事和趣事,让大家能换位体验一把当记者上会的感觉。

  脸盲症?拼独家?两会采访比起日常难在哪?

  很多人通过看电视,觉得采访两会是件很“套路”的事。会议地点固定,开会的人都在台上坐着,记者只需要拿笔,扛上录音机摄像机去现场就行了。真是这样吗?事实上,除了两会的小部分发布会,90%以上的采访都需要记者前线自主完成。两会采访在节奏、内容和综合技巧方面,难度比日常采访高出太多。

  节奏。记者的日常采访自由度很大、时间相对充裕。比如采访个经济话题或者大咖,甭着急,慢慢聊慢慢约、资料慢慢查;两会则不同,每家媒体参与的人数有限,对于央媒而言,采访内容从国家的大战略到百姓的小生活,科教文卫、宏观微观的各领域,挑战是全方位的。每天都有不同会议讨论,信息密集度极大,一大早出去,四处采访一天,晚上写稿做节目;十几天下来,掉层皮,瘦两圈。

  跨界。上会的记者基本上要面对大量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平时负责体育的记者,上会后可能会被安排采访医改、环保等其他领域的内容,因为人数有限,每个记者都要以一当十。因此,对跨界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要求很高,压力可想而知。

  “脸盲症”的尴尬。两会前,要做大量的资料准备工作,尤其是新兵。最重要的是啥?认脸。

  每届两会,几千位代表委员,几千张脸,几千个身份,难度够上脑力比赛的了。但没办法,很多记者就是拿着厚厚的资料,努力地识别和记下自己负责领域采访对象。碰上有脸盲症的,更招架不住。

  一个常见和有趣的景象:一个代表委员身边围了一群记者采访,其他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路过,即是不认识,也赶紧围拢上去记录、录音,怕错过重要的采访对象。有趣的是:只要有一人带头,人就越围越多,很多人一边采访一边低声问旁边的人,这人是谁啊?或者是偷偷看代表委员的胸牌,再用手机查资料。

  当然,还有各种突发情况,约好的采访临时取消了,但后方编辑们还在“等米下锅”等,遇到这种个性化的难题,也要靠记者们“各显神通”。

  代表委员的三种面孔:草根委员代表“求采访”有妙招

  按照“受追捧度”,代表委员分三类:第一类,“明星脸”代表委员,姚明、刘翔、陈道明那些文体明星、或者是曝光度高的知名企业家,一出现都认识,记者都想上去聊两句,合个影;

  第二类“专家、学者和官员”,他们的身份和权威度,在特定领域的辨识度很高,比如地方跟团记者肯定对当地领导辨识度高,跑财经的记者就对经济学家的辨识度高,这类代表委员没那么“红”,但也会被特定的媒体紧盯不放;

  第三类就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平时知名度不高,记者也不是“势利”采访抓大放小,是真不认识。既然来开会,往往基层代表对基层问题是最渴望发声的,但记者不认识他们,他们更不认识记者,怎么办呢?各有各的方法,比如有的女同志,穿上显眼颜色的外衣,让媒体注意到她,媒体问“您是谁啊?关注什么问题啊?”正中下怀,话匣子就打开了,等等。

  老记者的经验套路:论“场景”和发问方式

  给采访对象选择和设置“场景”很重要。一些重要的问题采访权威采访对象是很难的,为什么?问题就有两面性和矛盾性。比如,网约车该不该取缔?不同利益方有各自的道理和逻辑。某个受访嘉宾可能本身专业度、权威度和身份适合最适合说这个话题,所有媒体都想采访他,但他倒不敢随便说。

  跟代表委员约采访,老记者会根据这个话题的敏感度、和他的私下关系等因素,有意地把采访地点约在他的驻地房间、咖啡厅、会议大堂休息室,这些场景对人的状态和心理有着微妙的暗示和影响;包括问问题时,可能我的采访问题很重要,但会让对方觉得敏感,所以我的头两个问题都是假问题,是为了放烟雾弹和让他“放松”的,重要、尖锐的问题,是藏在后面的。虽然这么干有点“坏”,但是为了让代表委员坦诚相告,为了得到大家关心的问题的答案,这个“套路”的动机是好的,当然符合新闻职业操守和纪律。还有很多技巧,不说了,权当一笑。我的意思是,两会采访这出戏,不那么好唱,但很有趣,值得唱好。

  两会对于媒体而言,是场分外激烈的竞争。每家媒体都派出最能干的一批人,抓热点、抢新闻,争分夺秒。现在无论是文章刊登,还是一个节目的录制和播出,优质的内容,光靠前方记者单打独斗肯定没戏。

  如何找到一个重要的访谈嘉宾、采访对象?如何挖出干货满满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其实都是一个个团队背后的努力,大家看得见的是署名或者出声出镜的记者,没看到的是背后整个媒体团队前期的精密策划、外联协调;编辑们大量的资料准备和再加工工作,以及默默无闻的后勤保障。

  当然了,媒体同行间除了竞争,看到同行的精彩作品,希望联系到其中受访对象,或者是从同行作品中有所启发启示,甚至是不同媒体的记者间,采访安排众多时,彼此合作分工,适度交换采访素材,也是常见的事。竞争,更准确地说,是竞合。当然作为一名老记者,两会采访只是考验一个媒体人成色、毅力和智慧的试金石和最终结果,这里面的功夫都在平时和场外的点滴积累,你的知识面是否丰富?有没有快速跨界学习的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有没有快速处置应变力?有没有丰富的人脉积累。但更重要的是:心有担当。(作者 王思远)

  《远见》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一档关于互联网和商业财经文化的专栏节目。每周六、日16:30播出。“对话财经人物、关注前沿案例、品读商业伦理”。栏目作者王思远是央广资深媒体人,长期关注互联网、消费、法律等领域的财经和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