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居住证的含金量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动力

2017-02-23 13:5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居住证,有人把它称为中国的"绿卡",是无数北漂、沪漂、广漂心中的牵念,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公安部近期公布的消息显示,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发布了居住证实施办法。各地居住证福利待遇的"含金量"不一,与国家版的规定相比,不少地区扩大了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此外,有地方创新居住证申领方式方便群众办证,例如黑龙江推出了"电子居住证"。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2016年1月1号起开始施行,要求各地结合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落户条件等因素,根据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布居住证实施办法的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吉林、天津、江西、四川、海南、甘肃、福建、内蒙古、黑龙江、重庆、山东、山西、青海等地。大家关注居住证,更关注的还是它背后的公共福利。一个"居"字体现的是居住权利、服务权利的保障。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还可享受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等7项便利。

  梳理地方实施办法时可以发现,各地的"含金量"并不相同。北京等多数地区普遍明确要求,要逐步扩大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那么,办理居住证需要什么条件呢?对于初次申领居住证的,各地都要求申请人须在居住地居住满半年;对于曾经办理暂住证并在有效期内的,准予申领居住证并将暂住证申领年限计入居住年限;对于没有办理暂住证的,只要有其他材料能够证明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也可以办理居住证。据了解,2016年全国已发放居住证2890多万张,北京市发放近169万张,上海市共发放40.6万张,广州市发放81万张,深圳市发放171.5万张。另外,与居住证一起推进的还有积分落户制度,据了解,上海市2015年、2016年办理持居住证人员在沪落户2.4万人,广州市将2016年积分落户指标增加到6000个,比2015年增加了3成。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就此发表评论与解读。

  石磊:“居住证制度是应社会广泛需求而诞生的一种制度。居住证本身的含金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进城发展的机会,这个机会会涉及到就业和收入水平变动的机会。第二方面的因素就是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排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过去是跟户籍捆绑的。在户籍制度没有彻底放开的情况下,现在能否更大程度、更高水平地与居住证捆绑,反映了大家对于居住证的更高要求。第三方面是生活成本。我在你的城市居住,我愿不愿意在这里居住,我愿意居住多久,我在什么样的城市居住,类似这种生活成本的横向比较,是每一个申请居住证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实际上,生活成本的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根据民众在这个地方就业、务工获得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成本之间的比较,称之为相对成本。这是某一地区居住证有或没有吸引力的重要的因素。第四个影响含金量的因素,就是城市的治理水平。尤其对于白领阶层或中等收入以上的阶层来讲,在或不在这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如何、环境治理的如何、交通方便程度如何,以及这个城市给他带来的生活舒适的感觉。最后是其他个体性的因素,例如宗教民族的因素。有人认为这个地方的生活自己无法适应,这里的气侯条件无法适应等等,这都属于个性化的特殊因素。这五个因素共同影响了居住证的含金量。

  无论如何,居住证制度是一个在原有城乡两元分割条件下的改进,尽管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很多人认为,既然实行了居住证制度,同时城市也很需要社会各阶层到这个城市发展,政府也需要强化城市的要素集聚的效应,在这样双方都有需求的条件下,为何不能彻底一步到位,将居住证进一步放宽为户籍?事实上在各个城市,尤其是一些发展水平略低的城市,特别希望农村户籍人口到这些城市中去,例如湖北、安徽、河南的一些中小城市。事实上,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已经不那么严格了,居住证和户籍的条件已经区别不大。

  但是这种区别仅仅是针对特大型的城市。由于公共品供给的能力、城市要素治理的水平、人口众多,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就使得这些大城市还没有将居住证转化为户籍制度。如此一来,居住证就有其特殊意义,我们应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居住证这一制度。

  既然如此,居住证除有如上提及的含金量因素之外,如何把这些居住证本身所潜在的含金量真正转化成居民可以享受到的‘福利’,这是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城市能提供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长期形成的约束,我们无法超越或是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因此,在今后深化改革中,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首先是进行分类指导,梳理各个城市。虽然一个城市需要集聚效应,需要将更多的人吸引进来,那么就要分清楚一定时期之内该城市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养老、社保、公共卫生、基础医疗、就业水平,特别是教育。例如,很多人很在意这个居住证,是因为他在城市打工很多年,但自己的孩子常常受制于居住证,受制于教育条件没有均等化的配置,使得他们有严重的后顾之忧。当然很多问题要分轻重缓急,要将这个当做第一要素加以解决,至于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排一排。目前,特大型城市居住证仍有很多疑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应当加强梳理,而非简单地推出政策,就以为这个政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的实施部门,例如劳动人事部门、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这四个基本、主要的部门都与居住证背后捆绑的公共福利能否切实到位直接相关。

  因此,不仅要有部署,还应该有更好的配套设施,要有检查,要有总结。然后在此础上不断地再来总结,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居住证背后捆绑的公共福利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应该做到心里有底。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规划,一方面在实施,一方面矛盾也在不断地增加。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将现有的以及几年来各个城市已经推出的一些政策及时进行总结,尤其是在十三五剩下的几年中,一些政策需要精准化,一些政策需要分解到位,一些已经落实的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广。尤其是中西部的广大城市发展较快,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将来的产业结构变动,目前公共服务所有的保障条件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要求。我们不能简单满足于当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各个城市都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总结居住证制度经验,并在逐步成熟的情况下,走向户籍制度改革和真正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居住证制度要做的基本工作。”

编辑: 刘一荻
关键词: 居住证;城镇化;户籍制度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