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解除企业“痛感”才是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2017-01-10 17:5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新办今天就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举行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总体上并不高,我国的市场很有竞争力,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国之一。

  徐绍史表示,对于宏观税负问题,既要看到绝对的成本,也要看到相对的成本;既要看个案,也要看总体;既要看成本竞争力的指数,也要看构成指数的具体数值。对于曹德旺等一些企业家所反映的情况,徐绍史认为一些个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过分解读。

  徐绍史表示,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来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去年一年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1到11月份全国规模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当中的成本同比下降了0.14元,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润率同比提高了0.26个百分点。去年我国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大概1万亿左右。

  同时,我国去年全年取消了13项行政审批,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的取消了152项,职业资格行政许可取消了222项,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92项,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等,制度性交易成本实际上也有所下降。

  徐绍史表示,国家会持续关注企业的诉求,完善政策,简政放权、降税减费,以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徐绍史也建议企业在目前经济下行情况下,注意用好国家政策,练好内功,努力降本增效,这样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企业成本下降就会取得更快地进展。

  会计审计学家张连起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张连起:近期围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负担较重的现状,企业家、学者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有的学者甚至用到了“死亡税率”这个说法。这些担忧和疑虑是他们的切身体会,但是也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对营改增政策的误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做一个说明。

  第一,营改增毫无疑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自2016年5月1号以来,减税降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量数据可以证明,购进服务和不动产可以抵扣了,这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它对实体经济的传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然而企业的痛感仍然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剧。第二,简单的谈减税降费可能是简单和片面的,因为税降了,支出怎么办?支出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等,这些都是刚性支出。也就是说,预算要想保持平衡,仅依靠赤字预算是无法持续的,因此减税降费要综合考虑、协调考虑。第三,这几年普遍性减税与机构性减税相结合的政策导向在有序推进,放管服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制造业还是具备发展信心,我们的投资也在不断企稳向好,但是营改增需要深化和优化,企业家或学者可能更多的是谈论综合成本的感受。减税有一定的空间,但是降费的空间更大。

  我建议针对营改增政策层面存在的各类问题,首先我们要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适当的“简并”增值税税率。

  第二,对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的留底税额,如果超过4个月不能抵扣要予以退税,以此盘活企业资金的流动。

  第三,特别是要对行政型收费和政府型基金进行清理、调整和整顿,目前目录上中央行政性事业收费是92项,政府性基金是23项,加起来是115项,这是获得有关方面、有关部门批准的,但实际上还有一些隐形的收费,例如“红顶”中介服务费等,这些隐形收费的数额非常大。制度性交易成本必须降低,放管服的改革必须推进。这几年我们在降低电价、天然气价格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有空间,因此我们要推进有温度、可感知的财税制度改革,回应社会的关切和民生的期待。

  我们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世界范围内都不属于高水平,但是费比较高。因此振兴实体经济就是要把每一个环节落准、落深、落细,因为实体经济的复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对内稳住投资、对外稳住资本外流。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发力点。

编辑: 昌朋淼
关键词: 营改增;税负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