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央广财经评论 > 正文

四部门发布禁令约束国企高管职务消费 评:矛盾日益加剧

2012-05-09 17:11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导语: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12条禁令",国企负责人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豪华装饰办公场所等行为被严格禁止。5月9日经济之声聚焦:国企领导职务消费等行为缺少约束,是不是意味着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十二条禁令会不会很快成为一纸空文?将职务消费行为展示在阳光下,又该如何操作、如何监管?

  中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近年来,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缺少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职务消费成为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假公济私、铺张浪费和贪污腐败的温床。为此,财政部会同监察部、审计署和国资委昨天联合发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相对于以往规范国企领导人廉洁从业的一些原则性规定,这次四部门用非常明确的"禁止性条款"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其中包括严禁超标准购买公务车、严禁用公款为亲属和子女支付各种费用等12条规范国企负责人职务消费的禁令。《办法》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制度,应当以适当方式向职工公开。内部监督机构也要对负责人职务消费实施监督,在企业内部建立负责人个人诚信档案。

  众所周知,国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行为由于长期以来存在诸多制度漏洞而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因此这次发布的"职务消费监督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行为,减少腐败和各种浪费,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制度进步,不过这个制度真正的生命力,在于监督和落实。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此作出评论。

  近年来,社会上对国企一些负责人职务消费和奢侈消费问题反馈强烈。同时,国企高管腐败案也是频频发生。很多人都说根本原因在于"监管漏洞"。为什么到了如今会越来越锐利地刺激到社会的神经?这个制度漏洞为什么这些年迟迟没有堵上?

  叶檀:我想现在大家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主要是最近全球的经济形势并不是太好,所以企业的成本就变得特别的显眼。从以前的情况来看,国企这个漏洞确实是一直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漏洞一直堵不上,并不是说我们不想监管,事实上相近的这一些规范也发行了不少,这一次12条是非常明确,甚至连培训费购买商业保险都已经列入进去了。但是为什么迟迟做不到,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执行成本过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企业,如果国企的高管把它的培训费或者它的旅游费纳入成本,像盐进了水一样,就消化于无形。比如培训费作为一个学习的经费,然后纳入成本,他可以名正言顺,比如说旅游,他可以把旅游当作他考察的项目纳入成本。我们会发觉监管无力,而且监管的成本会特别特别的高。因为无法找到低成本的监管的方法,导致这个漏洞越来越大无法补上。

  另外,四部门明确国企的负责人职务消费制度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向职工公开。

  叶檀:如果强行规定把成本和具体预算向职工公开,这个是可以做到。但是公开未必有用,这就像股份公司一样,公司情况可以向股东大会公开,但是到最后还是高管说了算,或者是董事长一人说了算,他因为他这时候实行监管,成本比较高,如果职工说不同意,那么高管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大多数人同意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他来规避掉。

  另一方面如果个别人不同意,那么个别人有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所以现在的矛盾非常剧烈。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宁静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