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出台加强金融服务的23条政策举措,其中第一条就明确,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合理”二字如何把握?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看来,银行也是市场主体,合理让利的关键是既能兼顾实体经济的需求,又能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比较丰厚,在当前实体经济比较艰难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具备让利的空间。但是商业银行的让利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过度让利导致自身经营出现风险,那就得不偿失了。”

引导银行合理让利,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是关键。4月25日,央行正式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同时,存款利率密集下调,部分国有大行、股份银行长期限存款利率普遍降低0.1个百分点。这些都为银行合理让利提供了动力和空间。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激发银行让利方面成效明显。央行数据显示,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支持下,今年一季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比年初增加4372亿元。

日前,首批1.8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成功落地广东,支持83家广东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扩大贷款发放187.52亿元,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央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张皓表示:“疫情反复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之困不难想象。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鼓励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在巩固普惠小微贷款存量的同时,全力做大增量,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在货币政策资金的激励下,3月末,广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1个百分点;贷款户数264万户,同比增长23.4%,为稳定广东经济大盘提供更有力支持。”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也受到地方法人银行的欢迎。广东江门农商银行董事长杨代平说:“央行货币支持政策很及时、很到位,1%的资金奖励大大增加了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今年我们从定价、考核、免责等机制入手,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截至3月末,我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贷款户数7222户,比年初增加980户。今年累放贷款年化利率比上年降低了0.1个百分点,广大小微企业得到了实惠。”

央行再贷款工具在让利过程中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开春以来,全国多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而且接连反复。厦门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地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类相关企业纾困。厦门国际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 严绍辉表示:“我们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缓解企业即将到期还款的压力,同时第一时间为企业减费让利,有效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为客户提供年化利率低至4.5%的‘普惠金融复工贷’产品,合理降低企业贷款利息,让企业在疫情中获得了修整的机会。”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让利效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这样分析:“央行再贷款利率水平比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更低,它是比较低的政策性资金成本。银行拿了再贷款,再向实体去贷款,贷出去的贷款成本可以更低。”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纾困让利,将很好地助力“六稳”“六保”,“我们认为,在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金融纾困相关措施有助于缓解接触性服务业、小微企业、受困人群等微观主体的现金流压力,‘放水养鱼’,更好实现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的政策目标。”

编辑:赵亚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