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作为冬奥遗产之一的冬奥场馆即将“换装返场”。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画上圆满句号,冬奥场馆向公众开放正在加快提上日程。鲜为人知的是,多个冬奥场馆都采用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全周期管理,社会资本方也将参与到场馆后续开发和运营中。

记者14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一些冬奥场馆的撤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等到撤场工作完成后,将立即启动改造工作。按照目前各方披露的“时间表”,不少冬奥场馆计划“五一”之前开门迎客,比如“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计划4月份就对外开放;延庆赛区的奥运村有望在5月份具备对外接待的条件。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日前表示,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赛事,申办如世界杯这样的国际专业赛事;二是文旅和综合开发,如首钢园会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的身份来陪伴市民,让‘双奥之城’的北京拥有‘双奥公园’;三是场馆将向社会开放,来满足赛后大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

与其他冬奥场馆有所不同的是,“冰丝带”(国家速滑馆)、“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以及延庆赛区的奥运村、山地新闻中心、大众雪场等都采用了PPP模式来建设,这意味着,场馆后续的开发和运营也将由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共同来完成。

以“冰丝带”项目为例,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9%,多个社会资本方合计持股51%;项目合作期为30年,其中,建设期约3年,奥运服务期约2年,赛后运营期约25年。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PPP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黄文军表示,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头疼的事”,提前布局、引入专业化的社会资本有望破解难题。

“冬奥赛事结束后,‘冰丝带’、延庆赛区两个PPP项目分别移交给社会资本组建的两家项目公司进行改造、运营。总体上来说,PPP模式引入专业的社会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开展赛后场馆运营工作。比如,‘冰丝带’引入华体集团,他们是为‘鸟巢’‘水立方’提供专业体育赛事服务的公司;延庆赛区引入万科集团,他们在滑雪度假产业运营方面是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黄文军说。

在“冰丝带”的改造上,很多工作已做在了前头。严家蓉说:“国家速滑馆是一个全冰面的设计,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考虑到了赛后要向社会开放的需要,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

未来,普通老百姓和奥运迷们除了可以到国家速滑馆滑滑冰,还可以到延庆赛区转一转。

黄文军透露了延庆赛区的改造利用方向。“按照计划,延庆赛区在赛后除了继续承接大型冰雪赛事活动外,还将改造成全时旅游的休闲娱乐度假区域,在雪季提供滑雪以及冬奥会项目体验等服务,在非雪季提供研学、山地运动等大众户外运动服务。”

编辑:郑皓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