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释放体育设施建设政策利好——下达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21亿元用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通过补助资金支持更大范围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有业内人士指出,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全民健身都是本轮政策可以预见到的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今年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时间较往年提前,同时资金总量比去年增加1亿元,支持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地等项目共185个;其中,重点支持建设体育公园、登山道、骑行道、健走步道等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绿色健身载体,同时支持冰雪等户外运动场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长期关注体育领域公共政策的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元欣说,老百姓更高层次的运动休闲需求将得到更好回应。“应该看到,现在老百姓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健身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是有就可以了,现在不光要有,质量还要更高。疫情形势趋稳之后,老百姓回归户外、回归自然的需求在增长,所以我们要建设一批户外运动设施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健身设施类型越来越多,使用成本也将越来越低。财政部本周表示,已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县级及以上体育场馆进行资金补助,补助资金可以用于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公益性体育培训、体育场馆日常维护、能源费用、设备器材更新、体育场馆信息化服务等运营环境改善,最终目的是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陈元欣解读,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不是一项新政策,但财政资金补助范围继续下沉是一个新变化。越是区县一级的体育场馆,越需要财政资金的“输血”,这将有利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们国内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都是由各级体育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在运营。像是国家级的体育场馆,经费保障大概在70%;再往下,以某省份的数据为例,省一级的经费保障在50%左右,地市一级在30%左右,区县一级只有百分之十几。可以看到,对公共体育场馆的财政投入由高到低呈现一个累退效应,层级越低,保障力度越不够。这次新的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县级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局限于大型体育场馆。通过这样的财政投入,有利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能够低成本地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陈元欣说。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