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维持在第四位,在国际支付金额中的占比上升到3.2%,超过2015年8月的高点2.79%,创历史新高。

 

进入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上升势头不减。短短一个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金额中的占比就从去年12月的2.7%上升到1月份的3.2%,上升幅度达到0.5个百分点。

去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金额中的占比升至2.7%,这是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上升,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进入到一个新层次,“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份额中占比提升,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等使用的比重在上升,这表明市场上使用人民币的活跃程度是在上升的,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是认可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的提升,既受到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也受益于我国金融领域的稳步开放,“疫情以来,在全球的供应链当中,我国的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能力得到迅速恢复。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有所提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上升。贸易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当然会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从金融层面也持续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民币国际化,在便利人民币的跨境投融资,以及便利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方面,在相关的外汇管理体制方面持续推动相关的改革,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程度,为投资人、贸易主体在贸易当中或者其他经济活动当中使用人民币提供更好支撑。”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它为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大多数银行已使用SWIFT系统。

最新的1月份数据显示,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以约40%的占比稳居第一,欧元以36.56%位居第二,英镑以6.30%位居第三。

在赵庆明看来,人民币在未来超越英镑成为第三大货币只是时间问题,“从过去的速度来看,我国大约从2009年开始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从零开始到现在3.2%的份额,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另一方面,从经济体量来看,我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利用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汇率也比较坚挺。综合来看,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日益提升,并超越英镑成为第三大国际货币,应该说是指日可待。”

曾刚表示,当前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没必要过度关注是否超越英镑,而应该重点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仍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占比的提升应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影响力的提升,根据经济活动需求、经营活动需要,在政策层面创造更好的条件。不能人为地脱离经济和市场的需求,去推动国际化水平。所以我们讲稳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便利跨境贸易、便利跨境投融资基础上,去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或者市场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SWIFT并非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唯一渠道。我国在2015年启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经过6年运营与优化,这一系统已经有超过1200家参与者,实际业务覆盖178个国家超过3600家法人机构,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高速公路”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人民币跨境收付已经不依赖SWIFT系统,而是通过中国自己的CIPS完成。因此只看人民币在SWIFT中的支付份额,实际上低估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真实活跃程度。

编辑:郑皓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