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货币政策体现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主要金融指标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0.69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最低水平。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同时,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具体走势,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进行了权威解读,他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

“一是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二是精准发力,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三是靠前发力,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刘国强说。

进入2022年,央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确在加大。2022年1月,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信贷、社融数据双双创下单月历史新高。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杜帅说:“这对全年经济增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经济发展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社融增加尤其是信贷数据创历史新高,这使得企业对外投资会增强,消费也会相应增强。社融‘开门红’使得比如房地产这类行业融资迎来了良好机遇,预计房地产投资二季度会企稳反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虽然社融、信贷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但当前信贷需求还是有所不足,降准、降息还存在一定的空间和必要。

针对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等情况,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近期召开的国常会明确,指导新开工项目投资下降的地方加强工作,扭转投资不振状况。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尽快把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落到具体项目。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撬动更多社会投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