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记者胡波)当前,餐饮浪费仍然较为严重。在餐饮消费火热的春节假期,如何防止舌尖上的浪费?经济之声专题策划《过年新“食”尚,吃喝不浪费》,本期推出:《对症下药反浪费,不做餐桌“必剩客”》。

 

冰箱里有好几盒打包的剩菜、厨房角落放着已经腐烂的水果、橱柜里放着趁活动囤下的好多袋麦片及饼干,大部分都已经过期……临近春节,“90后”小颖在给家里大扫除时,一下清理出了满满2大箱的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实际上,和小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小颖告诉记者:“大量囤货让我有安全感,每到过年过节进行大扫除的时候,都会扔掉不少过期变质的食品,扔的时候有些心疼钱,但是完全没意识到这也是在浪费食物。”

我国每年浪费粮食达3500万吨,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浪费掉的粮食可满足3.5亿人一年口粮的需要。如此浪费食物,令人心痛!因此,减少食品浪费,必须把行动落到实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等发布施行,让节约粮食从道德倡议上升到法律规范。各地配套的机制也在跟进,浙江省湖州市定期发布反食品浪费红黑榜。

湖州市安吉县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督科科长王亮介绍:“对反浪费做得好的商家进行表扬,对做得差的商家进行曝光。对一些做得不到位的、经提醒仍存在问题的商家,我们进行相应处罚。”

河北石家庄发布《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应提供不少于2种套餐标准,套餐标准上注明建议消费人数。江苏淮安出台《淮安市餐饮厉行节约规范建设指南》,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内容纳入餐饮从业人员常规化培训中。

长期从事反食品浪费问题研究的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部负责人高思说,各地的这些举措对减少餐桌浪费发挥了积极作用。“多个省市都发布了地方的反食品浪费的新规和专项的规定。某些地方的规定已经把工作规划和时间详细列入到规范当中,还有一些会针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罚款数额规定,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和推广性,还有对小份菜、半份菜的推广,对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倡导,对于餐饮的食物浪费减少有很实际的意义。我看到,有一些法规提出,餐饮行业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去管控事件性餐饮浪费,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细化推动。”

高思所在的机构研究发现,大型商务宴请聚会、婚宴酒席等是餐饮浪费重灾区,背后的原因无外乎是虚荣心作祟。此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餐饮浪费是有差异的。

高思举例:“比如高校当中南北方学生浪费模式不太一样,会有差异,主要原因就是主流饮食模式不同,南方是饭菜,北方是粉面,这样的主流饮食模式差异就会导致浪费情况的差异;另外,整体上来说,农村的食物浪费率比城市浪费率低;经济方面的影响比较大,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一些研究都有类似的结论,收入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的行为。”

为减少浪费,除了各地方政府部门出台针对性规定,不少经营者也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高思和她的团队曾就此做过问卷调查。“目前采取的措施最多的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摆放一些减少食物浪费的提示语和标语,还有包括存储条件和管理优化等方面,餐饮经营者都采取了更多措施,也加大了力度。除了餐饮行业之外,其他一些行业其实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零售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怎样去捐赠临期食品。很多经营者在食物供应的链条上都在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那么,我们每一个消费者,如何从理念上、行动上,避免成为每次吃饭都会剩下饭菜的那个“必剩客”?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节粮减损最关键的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粗米粗饭更有助于健康,营养更加全面。在消费环节,一些人讲面子,认为只有把食物剩下来才是好客,一定要扭转这种观念。所以,从大道理到具体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真的把节约意识树立起来,对整个粮食安全状况的改善,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