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系列报道《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实践》31日推出第一篇:规划“一盘棋”,管好品质、绿色发展。

 

太浦河连接太湖和黄浦江,串起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过去,上游地区把这条河定位为泄洪通道,下游地区把它定位为水源保护地。定位不同、标准不一,导致太浦河的保护一度出现推诿扯皮现象。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后,太浦河开始推进跨域水体共治,做好“水文章”。两省一市在太浦河周围35平方公里上,规划打造了“水乡客厅”项目。定位是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项目的9个重点工程最近先行启动建设,其中超过一半都属于跨省域开发,处处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盘棋”思维。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连用几个“一”来形容这种思维:“水乡客厅的建设也会产生新一批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说我们共同编制了水乡客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主体管开发,一个平台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 ”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地方标准不同,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差异?不久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跨省域的规划建设导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峰说,导则在指标设置方面考虑到了各地的差异,“考虑了大家的发展阶段,也考虑了大家不同的自然资源的禀赋。比如说在导则当中,也采取了分类的处置,在分类处置的每一个类别里面,甚至都有正面清单的引导和负面清单的管控。 ”

今年以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推出了41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坚持制度创新加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全力推进65个重大项目,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建设探索新路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除了生态建设,在产业布局发展方面,三省一市也是通盘考虑,各扬所长。上海、安徽建立起科创合作机制,短短一年多,皖北小城界首就有了2个院士工作站和6个院士科研中心,带动当地一批产业集群加快提档升级。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曹发义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在生态、服务、消费、机制等10个方面,与沪苏浙实现一体化联动机制,更好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从比较优势看,长三角区域内,上海的金融和国际化走在前列,江苏制造业基础雄厚,浙江拥有互联网优势,安徽创业创新群体数量庞大,各扬所长可以形成合力。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打破地理限制,优化产业布局,跨区域合作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入驻了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个园区由江苏南京和安徽滁州这两个“邻居”城市合作建设,企业负责人反映,在这个跨区域产业园区中,既可以享受到滁州的用地等政策优惠和高效服务,又可以发挥南京的区位优势,降低物流成本。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会达到6亿元,明年的销售收入会做到20亿,会带动上下游(企业)到滁州来。”

总的来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及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的2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当前,长三角正积极探索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迈进。

专家点评:一体化不是“一样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应该说这几年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同时大家能感受到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我认为这是值得点赞的地方。当然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一体化不能搞成一样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现在长三角搞一体化,就意味着三省一市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是不现实的,也是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恰恰我们尊重了一体化的真正含义,就是差异化、梯队化、协同化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使一体化的效应发挥出来。比如说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大家按照产业链、供应链,在创新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在技术转化方面,包括市场化的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分工,包括大家通过制定城市群规划、制定都市圈规划,围绕经济怎么样更好地实现“1+1>2”的策略去推进的话,就会使得我们一体化的效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