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金秋九月,稻花飘香,又是一年丰收时。9月23日是秋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 感党恩”。千里沃野庆丰收,万户农家感党恩。这是中国亿万农民庆祝丰收成果、分享丰收喜悦的节日,也是全国人民祈愿五谷丰登、祈福国泰民安的节日。

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现代农业展示、乡村美食品鉴、民俗文化表演、农民体育竞赛等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群众性特色活动,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

去年农民丰收节把主场活动放在山西运城,组织黄河流域九省区参与。今年主场活动聚焦长江流域,由浙江嘉兴、湖南长沙、四川德阳分别承办主场活动。

其中,浙江是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孕育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稻作文化,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承担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而浙江嘉兴,是百年大党的起航地。湖南水稻面积全国第一,稻作文化深厚;长沙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四川德阳是“三星堆”文化遗址所在地,体现古蜀文明与当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湖南张家界:秋分时节 农民收割成熟稻谷(图片来源:CFP)

德阳、长沙、嘉兴,分别在长江的上中下游。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说:“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厚重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流域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举办主场活动,呼应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战略,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各地办好丰收节。”

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更是全国人民的节日。除了各地举办的活动,23日晚,还有一道关于“丰收”的视听盛宴“上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23日晚8点将在CCTV-1和CCTV-17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首次走出演播室,将录制地点选择在广东省汕头市,以汕头丰收为主景别,汇聚全国丰收图景。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总导演张鹏告诉记者,晚会整体架构以筹备丰收饭为明线,以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内容呈现为暗线,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农业产品、惬意舒适的乡村生活以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化。

“今年的丰收节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去接地气,来到了广东汕头,通过这个地方的丰收场景去辐射全国。同时我们也设计了连线环节,通过汕头的小饭桌,连接到全国的大饭桌,看各个地方怎样庆祝丰收,全景式地展现我们丰收的全貌。今年可能是广东汕头的特色,明年我们希望走到陕西、山西等全国各个地方,通过我们这一台丰收节的晚会,让很多地方把自己的农业发展成就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张鹏说。

说到丰收节,我们除了关心农产品丰收,也要关注农民朋友增收。今年,一系列产销对接、促消费活动也在丰收节期间举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门,共同发起“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

据了解,此次金秋消费季活动将持续3个月,以营销助农、消费惠农、品牌强农为重点,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展示展销、直播带货、专场推介等营销促销活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介绍:“本次活动覆盖超过15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涵盖60余万种农副产品,超30万商家参与。我们组织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助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多家电商平台以及批发市场、商超企业等将通过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流量倾斜等方式,吸引广大城乡居民购物过节。

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施行,它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今年丰收节期间,各地也将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丰收节是一个为农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的好机会,我们将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在多个平台展播农业农村法治文艺节目,在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三个主场活动上也将组织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展,并且直播专家讲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闻链接:“数”说丰收答卷

13000亿斤——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只有2263.6亿斤;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这样的数据来之不易!

18亿亩——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

60%——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前已超过60%,我国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预计,203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0%以上。这个数据令人期待。

1300多亿元——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数据,也是农民钱袋子“丰收”的有力保障。

短评:巩固丰收形势 端牢“中国饭碗”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是一个丰收节。在去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后,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脱贫收官,乡村振兴起航。在喜迎丰收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也为我国敲响警钟: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必须绷紧。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持续端牢“中国饭碗”,才能稳住发展根基、稳住社会根基,增强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