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行日前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债券市场评级虚高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在债券市场发展的广阔海洋中,债券评级机构相当于一座座瞭望塔,承担着发现风险、揭示风险的责任,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前的强制评级模式下,我国债券市场长期存在对外部评级过度依赖的问题。而评级机构的利益与发债市场主体深度绑定,导致评级出现同质化和虚高的现象。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指出:“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利益、目标是有一些分歧的,发行人都希望自己的评级越高越好,但投资者希望评级能够更加客观。近几年,针对评级还是有一些争议,比如过去几年一些违约的主体,它的评级没有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出现一些违约事件,值得我们吸取经验。”

此次央行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相当于试点期内,债务融资工具不论在注册环节还是发行环节,都不再需要任何信用评级要求,而是将企业评级选择权完全交予市场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来源:CFP)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由于一级市场投资者专业能力比较强,试点不会对债券发行的质量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试点还会更加考验评级市场的内功。

赵锡军分析认为:“对于评级市场,发行环节的评级业务肯定会受一定影响。但是从其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评级特别是债的评级,更多的是在投资的时候,也就是这些债进入到二级市场交易环节以后,它要面向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者对债的情况、发行主体的情况要有一个了解和把握,这个时候评级机构再对它进行评级,可能更加符合投资者的要求。”

一直以来,债券市场存在着发行人付费和投资人付费两种模式。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收入与发行人深度绑定,为争揽业务存在级别竞争、价格竞争等非理性竞争行为,导致评级虚高问题。在投资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的竞争重心将从发行人转向投资人,有助于推动评级机构更加专注于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提升评级质量。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这项试点将推动我国评级行业发展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引导评级机构更多从投资人角度来揭示风险,促进评级行业和债券市场高质量健康发展。

董希淼说:“评级的需求将转向投资人,从商业模式上看,将可能形成投资人付费的模式,这将有助于评级市场理性竞争,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