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高规格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24日举行,“ESG投资”成为会议焦点之一。所谓“ESG投资”,主要指责任投资理念,强调的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除了考虑财务回报以外,还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因素。央行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接下来要大力引导和鼓励ESG投资,培育ESG投资人,引导养老金、保险、社保等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认为,从国际上来看,ESG投资正在从边缘走向核心;就国内来看,ESG投资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发展空间很大,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规则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ESG投融资会在深化金融行业对外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也会为我国银行保险机构‘走出去’和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治理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数据显示,2020年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绿色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相关负责人还在论坛上透露,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资产质量较高,绿色贷款不良率低于平均值,绿色债券还没有出现违约案例。

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进一步促进ESG投资成为共识。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论坛上说,就目前而言,ESG投资人培育是一个相对的短板,接下来要通过政策措施和机制建设并举,培育ESG投资人。“在激励政策方面,继续探索包括补贴、贴息、减免税等财税政策,以及提升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吸引力的监管政策等。强化和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提升市场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积极性,积极促进市场建设。推动ESG投资与固定收益产品相结合,丰富ESG投资运用领域,引导养老金、保险、社保等具有一定社会属性长期资金进入ESG投资市场,并纳入考评体系,来丰富绿色债券市场资金来源。”

完善相关ESG信息披露要求,也被视为促进ESG投资的一个切口,强化市场约束机制的信号也在论坛上进一步释放。

范一飞说:“继续强化金融机构、证券发行人、公共部门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建立强制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覆盖各类融资主体,细化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此外,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便于金融机构获取企业的碳排放数据。”

梁涛在现场强调:“我们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的全流程,强化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组委会总干事、证监会原副主席李剑阁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随着ESG评价体系不断建立和推行,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可能会发生变化,投资者和投资界应该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

李剑阁说:“我个人认为,如果ESG标准普遍推行的话,会颠覆我们现有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底层逻辑,因为原有的估值体系会发生变化。未来,我们对那些会增加污染的企业,其估值可能就会下来,与此同时,对那些提早进行绿色投资的公司,其估值可能就会上去。投资界要非常关注这个变化的过程,跟上变化的趋势,否则可能会出现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