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2019年7月的科创板注册制开闸到现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科创板这块注册制“试验田”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步伐加速,为注册制全市场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济之声专题报道《点赞科创板》,23日推出第二篇:《祝贺你!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收获新成果》。

 

“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彻底改变了中国创新企业的IPO生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降低了公司上市的门槛。随着注册制在创业板等存量市场的推广,为中国企业的上市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改革以来,“试验田”收获了不少新成果。从上市的企业、市场的规模,特别是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以及社会的认同度这些角度来看,都是符合预期的。特别是科创板进行了一系列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制度改革,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整个制度改革步入到一个新的局面。

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介绍科创板取得的成绩时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那么,具体来看,目前有哪些制度创新值得借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科创板率先采用注册制,他对新经济公司给予了更多的包容,比如在IPO的通道上更多元,包括特殊股权结构、未盈利的企业,只要是满足我们任何科技的属性或者门槛标准,基本上都能够获得科创板IPO的机会,这是过去的A股市场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同时,我们的科创板在IPO审核上,首次放权给证交所,应该说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另外在交易的环节上,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取消了涨跌幅限制,而且将5个交易日之后的正常交易个股的涨跌幅扩大为20%,这提升了市场化的程度和市场的包容性;在配置制度方面,科创板率先取消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的相关规定,极大缩短了退市的周期,提高了退市效率。”

图片来源:CFP

在科创板这块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茁壮成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成长中的烦恼”。董登新认为,就目前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完善。一个是如何做好证交所IPO审核的独立性和证监会的市场监管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市场监管与注册制包容性的衔接。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市场化的竞价方面,目前可能还有一些距离。目前注册制在科创板的推行,仍然采用了核准制的市值配售的新股申购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股竞价的市场化。建议科创板的注册制取消市值配售,采用预缴资金、冻结资金来参与新股申购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新股的申购以及询价更谨慎、更理性、更合理。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脚步正在加快,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大方向下,科创板做市商制度渐行渐近。在7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提到,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所谓做市商制度,是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市商,不断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利润。

董登新认为,引入做市商制度,通过双报价机制能够形成理性的价格。同时,做市商制度能够为市场连续交易提供买卖机会,有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