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年一季度信托业相关数据出炉,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持续下降,而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却有所上升。是何原因导致了融资信托和投资信托“冰火两重天”?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持续下降,其中,3月份新增融资类信托产品的规模降到不足1月份新增数一半的水平。与此同时,投资类信托业务拓展力度明显加大,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由1月的28.67%提升至3月的33.18%。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监管部门明确表示,2021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也就是: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降低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并加大风险处置力度。

金融学者、投资人杜帅分析,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的下降,体现了行业积极遵守监管要求,持续“压通道”的监管政策执行力度。杜帅说:“主要原因是政策层面‘两压一降’,持续压降融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同时主动要求信托公司进行主动资产管理,加大标准化产品的投资力度,压降非标产品,所以投资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有所上升。”

记者注意到,从信托资金投向来看,投向金融机构及房地产业的信托资金规模持续下降。相反,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基础产业的资金规模大幅上升。一季度行业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环比上升19.1%。其中,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规模环比上升35.03%。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信托业正在回归本源。他说:“信托业的回归本源本身也是回归实体经济。过去为金融机构或者为房地产圈钱融资,这种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所以必须创新信托的方式,信托业还是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这方面去拓展它的业务边界,这也是信托机构或者信托行业将来寻找清晰市场定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摸索过程。”

此外,有观察人士指出,房地产信托的展业重心开始有所偏移,部分信托公司避开监管层重点关注的商品房市场,而在旧城改造、长租公寓、养老地产等具有一定特色的房地产细分领域开拓新的业务空间。对于未来信托行业的转型升级,杜帅说:“要严格控制融资类产品比重,加大主动管理类产品类别,提高标准化产品比重,大力控制非标产品比例。资金投向要符合国家战略方向,未来向主动管理类的类资管公司、类理财公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