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降低政府杠杆率”的新表述,引起市场人士关注。具体如何解读?

 

  谈到“降杠杆”“去杠杆”,通常指的是降低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政府杠杆率有所降低”,这一提法和表述较为少见,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认为,政府杠杆率有所降低,意图是要把更多的杠杆空间让给企业。“降低政府杠杆率,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政府要控制债务性融资,那么留下了更大杠杆空间给另一个经济部门即企业,让它们适当增加融资杠杆、融资力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借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社会资本更多地引向产业链、供应链当中来,尤其是由先进制造业支撑的实体经济领域中来,以此来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表达了类似观点。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背景下,“房住不炒”的基调使得居民杠杆率可能呈现稳定态势,加上政府杠杆率有所下降,因此,企业杠杆率具备了适当上升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支持重点领域企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有必要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另外,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解读,这里说的“政府杠杆率”应该说的是“广义杠杆率”。所谓的“降低”,更多指向的是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我们做了一个测算,今年政府杠杆率应该在48%左右,去年年末是在45.8%左右,这就意味着,今年赤字规模和新增专项债规模隐含着今年政府杠杆率要比去年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的水平。显性债务的杠杆率的绝对值没有出现下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广义口径的政府杠杆率,也就是说包括隐性债务。”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成为今年财政工作的一条重要主线。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部署2021年工作时明确提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也释放明确信号,持之以恒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防范基层“三保”支出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不过,仍有一些挑战摆在面前。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日前在接受总台央广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各方面对财政资金需求巨大的情况下,财政还要挤出资金偿还债务,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调动多方积极性,形成债务化解的合力,期待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