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北京3月18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近日,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服务情况进行书面调研,天津、昆明、南宁等地都发布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动态。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长期护理保险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专门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的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一种社会保险。近日,多地都发布了长护险试点动态。在天津,从2月中下旬开始已经分批错峰启动长护险失能评定申请;在广西南宁,长护险试点制度从3月1日起实施;在云南昆明,目前已正式受理长护险失能评定申请,定点机构遴选工作也陆续展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相对平稳,满足了大量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

  孙洁介绍:“第一批试点是15个城市,第二批又增加了14个城市。原则上现在应该一个省有一个城市在试点。从第一批试点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试点的效果普遍反映相当不错。对于失能老人来讲,这种生活照料的服务和医疗的护理服务,实现了社会化的护理服务从零到有,老人的获得感非常明显,家属也觉得像护理这样的事务性负担减轻不少。”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项数据是,中国失能老人已超过4000万。有预测表明,到2030年和2050年,中国失能老人将分别达到6168万和9750万,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孙洁表示,长期护理保险不但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解决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和日常护理问题,同时从更深层次来说,更有利于节约医保资源、拉动内需、带动就业。

  “把这部分失能老人从医保系统分离出来,通过长期护理保险来支付其护理费用、康复费用,这样会极大减少或者节省医保基金。另一方面,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以后,政府对于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会保证一个基本的需求。对于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可以在基本的护理保险基础上,再去投保商业的长期护理保险,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对于拉动内需、带动消费,甚至带动就业,都有非常显著的推动效应。”孙洁说。

  孙洁指出,虽然当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整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于失能的评估标准和服务标准还不能统一,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自主制定的评估标准;二是护理人员的短缺以及护理人员的技能亟待提升;三是政策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试点范围有待进一步推开。此外,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提出,在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应该有一个第三方,对失能人员的失能等级以及保费等级有一个准确评估。“这里面能不能有个第三方?除了监管,第三方能够准确判断长护险到底保费是多少,治疗费用应当怎样有效控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精细的安排,那么会是一个很难满足各方利益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