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佟亚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欧地理标志协定》3月1日正式生效,来自中国和欧盟两地的第一批各100种地理标志“地方名产”将在对方市场得到保护。

首批各100个地理标志在对方市场得到保护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认为产品的质量、特性等与生产的地理位置有关,比如产自云南普洱的普洱茶、四川郫县的郫县豆瓣,产自法国香槟地区的香槟酒等,以产地命名的方式进行保护和控制。

2011年,中国和欧盟启动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并在去年9月正式签署协定,3月1日正式生效。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詠箑介绍,此次协定生效,将确保来自中国和欧盟的各100个地理标志在对方市场上得到保护。比如,不是浙江安吉生产的白茶如果在欧洲打着“Anji Bai Cha”或者“Anji White Tea”这种有误导性的名字进行销售,或者不是法国“香槟地区”生产的酒在中国打着“香槟”或者“香槟风格”等名字销售,都将被列为假冒商品予以打击。

我国相关地理标志产品出口到欧盟时,也有权加贴欧盟地理标志官方标志,有利于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开拓海外市场。“第一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将获得欧盟的官方标志,可以提升我国相关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知名度。我们也希望企业、地方能够充分利用协定带来的机遇扩大出口。”李詠箑说。

签署协议表明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决心

我国在协定中也承诺,对欧盟相关的地理标志提供法律保护,有利于欧盟地理标志持有人更加放心地把产品出口到中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参与协定谈判的商务部条法司原副司长杨国华说,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签署协议也表明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扩大开放的决心。

“比如爱尔兰威士忌、帕尔玛火腿等,都是欧洲有历史的、跟某一个地方相关的产品。(协定生效后)我国也应该去保护这些产品,只允许经过授权的合法产品在中国使用地理标志标签,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消费者享受优秀品质的欧洲产品,也是有帮助的。”杨国华说。“我国对地理标志的区域范围、产品管理、品质保护等做出明确要求。所以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得到认可后,也会助推产品质量、管理提上新台阶。”

商务部:协定将对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中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李詠箑说,中欧双方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对地理标志相互提供高水平保护,将有利于促进双边地理标志产品贸易发展,进一步加强中欧经贸合作。“我们认为协定将对中欧经贸关系注入新动力,并惠及两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来说,协定签署也将带来利好。杨国华说:“发展某一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扩大海外市场,对于乡村发展、村镇收入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中欧双方将按照协议安排,推进第二批各175个地理标志的保护程序,在协定生效后4年内实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