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王梦思,28岁,原本是传统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参与过网络电影、院线电影项目,一路走来,看尽行业百态。2020年疫情让影视行业遭遇危机,一部她扎根两年、投资8000万的影视项目最终“夭折”。危机中,她反思着从业多年对行业的观察和感悟,最终决定“切换跑道”。成为一名互联网短视频创作者和制片,这下反而迎来了事业的反弹,她找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梦思,28岁,2016年进入影视行业,一边做制片,一边做影视培训。从网络电影到院线电影,大小项目她参与了不少。传统影视行业是一个高度强调协作、分工的行业,周期长、成本大,除了聚光灯前的导演和演员,其他工种更多时候是默默付出。

  “这四年遇到了一些挫折,比如想去的组、想参与的项目去不了,能去的看不上。也想过换行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热爱。未来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制片人。”梦思说。

  从2018年开始,梦思全身心地投入了一部电影。无论是投资规模、资方背景,还是人员构成,都让她觉得这是一个实现突破的最好机会。然而,这个过程让她备受煎熬。“投资8000多万的院线电影。我参与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筹备拍摄的阶段。但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问题,比如宣传发布会开了,竟然换了导演和剧本等一系列问题。”

  2020年初,疫情给这部苦苦挣扎的大剧画上了句号。梦思也对自己长久以来当电影制片人的梦想画上了问号。

  转行前,梦思是一位传统影视公司的商务制片(受访者提供)

  梦思说:“随着疫情的持续,心里知道这个戏基本上‘凉凉’了。身边朋友也有项目突然夭折的。我忽然觉得,这个行业对个人而言,一点都不稳定。”

  回首四年,她感慨:做好一个影视项目真的太难了,不确定性很多。通常,一个好剧本需要两到三年;选主创档期,约好导演、好演员的时间。也要有懂行、有实力的投资方,确保在没有回款前持续投资,最后还要过平台和主管部门审核这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基本就“凉凉”。事实上,很多剧组能熬到开机,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在梦思看来,电影行业看似繁荣的背后充满了焦虑的情绪。每个人都渴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个行业苦就苦在,即使你做到顶尖的金字塔前20%,你依旧很焦虑。上面的人怕自己掉下来,大家都很焦虑,整个行业没人不焦虑。看上去技术在革新,剪辑软件越来越简单,看上去行业门槛在降低,实际上是在升高的。因为观众的审美在不断升高。”

  短视频日常拍摄(受访者提供)

  眼见短期内复工无望。梦思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研究短视频,此前她在闲暇之余做了两个生活账号,一个记录自己,一个记录宠物。她试着把这些年跟着电影剧组中看到的、学到的拍摄手法、剧本设计融入其中。因为,她得把兴趣当“饭碗”了。“剧组开机无望时,我专门学习了一些短视频拍摄、运营的课程,在网上买课自学。还买了很多书。我注册了两个短视频ID,哪个成功留哪个。最终‘宠物号’做出来了,我也是靠着这个号找到了工作。”梦思说。

  就这样,梦思靠自己的学习和一个小有所成的“宠物号”证明了自己,进入了一家MCN短视频机构。她的任务是做本公司的官方账号运营,和某位明星的短视频账号创意、拍摄及维护全案。

  周期短、快节奏,对作品策划、拍摄和发布的绝对掌控力,以及作品发出很快可以看到观众的反馈数据,这些让她收获了久违的快乐。她说:“特别好的一点是,不用像以前一样,做一个项目要花两三年去磨。我们公司的账号内容都是我当天看到热点,当天拍摄当天发。这种快感是我以前没想象到的。”

  梦思仍然记得,她拍摄第一条明星视频的样子。“当时的想法是,这位明星别说我做的不好就行。上线后,半小时点赞超过3万,一天之后点赞到了30多万,我忽然意识到‘这条火了’——我的转行性价比还不错,这个转行,选择是对的。”

  如今,梦思的职业规划坚定而清晰,好好积累经验,用更多好作品在行业内打响名气,她相信,未来有一天会有合适的人一起创业,追逐梦想。

  另一方面,短暂的成就感和快感后,压力也接踵而至。短视频行业陷入“红海”,无论是MCN机构还是创作者,都要面对高度激烈、残酷的竞争。但梦思再也不会因此焦虑和烦恼,2020年让她磨练了更强的心力,也让她懂得了“未雨绸缪,晴天修瓦”。她说:“只要资本已进入,竞争激烈的问题在哪个行业都是这样。是有很多人在做,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得更好。拍摄的质感、内容精细度越来越好,越多人一起做这个事,行业进步才越快。未来主要是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这样也不怕别人跟你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