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8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各省份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过“紧日子”在今年继续成为高频词。此外,稳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如何解读这些文本背后释放的信号?

  几乎所有省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过“紧日子”,过“紧日子”成为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政府工作的“必选项”。

  山东和浙江甚至给出了相对具体的量化指标。山东提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今年省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20%;浙江则明确,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财税专家罗志恒解读,今年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可能依然比较严峻,这将继续考验政府的“理财”能力。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事实上将加速政府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罗志恒说:“2021年宏观经济增速理论上可以达到9%,财政收入增速预计也能达到9%左右。但是要看到,这样一个财政增速是基于低基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增速。我们整体面临的经济环境和财政收支的状况仍然是比较严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提出过‘紧日子’,释放出政府坚决要调整支出结构的信号,也就是说要使得财政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把这些资金用到科技强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新发展格局等这些方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彩认为,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意味着将更重视绩效管理。结合上周五财政部出炉的《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在政府过“紧日子”的背景下,预算绩效管理将进一步提质增效。王泽彩说:“简单来理解,绩效管理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低投入高产出。过‘紧日子’就是要讲求绩效。财政部倡导从去年‘非刚性非急需性支出一年压缩50%’,到今年‘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支出继续按照一定比例压缩’,就是要求‘把钱花到刀刃上’,统筹资源配置,优化支出结构,突出绩效管理,预期将促进‘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目标的顺利实现。”

  市场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被提及。多个省份都明确,在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平衡好政府投资与债务风险,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债务,稳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在罗志恒看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目前政策的一个重要取向。在这样的前提下,财政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债务风险又属于财政风险的一部分。此外,地方政府偿债高峰期到来、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等,都是眼下强调稳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实因素。

  “从政府债务的绝对量来看,2021年到2025年是偿还金额比较高的5年,所以我们现在要严控债务风险。另外,2020年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以及‘六稳’‘六保’,但是我们付出的成本是,政府部门的宏观杠杆率上升了7.5个百分点。我们要为未来留足空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罗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