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记者杨曦 夏青)“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特别策划《新格局 新动力——经济之声对话经济学家》,27日推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潜力有多大?——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

 

  记者:您觉得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多少潜力?潜力在哪里?

  陆铭:潜力非常大。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如果以常住城镇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作为指标,我们的水平是在60%左右。这60%城市化率,还包括了1/3已经在城市工作和居住却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其中,又有大量实际上已经在城市里居住和生活超过5年甚至超过10年的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80%和90%,跟这个目标相比较,我们低了大约20到30个百分点。即便跟处在同样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历史同期去比较,今天的城市化率都偏低了10到15个百分点,接下来要补短板。

  进一步来讲,在城市化方面,如果去做一个国际横向比较,就会发现,中国今天所处的状态是大城市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全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发展会逐渐出现都市圈化。大城市会逐渐发展成为以中心城市为带动,跟周边中小城市连片发展。连片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大量基础设施的连接,比如以轨道交通连接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个连片发展的都市圈,比如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

  中国今天的一些中心城市跟周边中小城市的连接程度还非常不够,在这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连接,集聚更多的人口、集聚更多的产业,形成一个高效集聚的状态来引领整个国家的发展,目前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记者: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如何理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陆铭:城市化本身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现代化,推进人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土地的城市化非常快。在很多地方超标建设新城,超标建设基础设施,城市面积的扩张速度非常快。但是人口的城市化是偏慢的,中国城市化率如果按照人口来算达到60%,仍然是偏低的。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大量人口在大城市工作和居住,但是没有当地的户籍,在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

  针对这个现象,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要做调整。一方面土地的超标城市化要做调整,有些地方人口流出,但是城市面积在扩张,这种趋势要得到有效遏制。另外一方面,就是人的城市化,要成为下一阶段城市化的推进方向。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户籍制度从长期来讲,将逐渐转化成居住地的登记制度。公共服务要跟常住人口挂钩。换句话来讲,以前,公共服务是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有一些在当地居住和工作,但是没有本地户籍的人,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出现了一些差别化的待遇。未来这种差别化的待遇将逐渐弥合掉。这样一来,人的城市化可以更快地推进,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能够更快地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走得更加健康和可持续,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这样的城镇化对未来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陆铭: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去所出现的现象就是以投资为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结果是,投资所带来的产出能力比较偏重在制造业,比较偏重在出口。未来中国的城市化推进以后,能够让城市的发展更多满足中国本国国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于城市所具有的服务业消费需求,有助于形成以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投资的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过去中国的投资有大量投资在人口流出地,结果导致投资下去,没有相应的回报,却给人口流出地带来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可以更多投资在人口流入的地方,比如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存在短板的地方进行投资,既可以带来投资回报,又能够有效地满足人口流入所带来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公共服务需求。

  这样一来,能够改善经济的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同时满足几个目标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