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财政部关于修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决定》从1月1日起实施。从现在开始,社会公众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进行报销,相关单位也可以直接使用财政电子票据进行财务入账和档案管理。依托于财政票据电子化,医保、商业保险等异地报销会变得越来越便捷化。

  什么是财政票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葛玉御解释,财政票据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款凭证,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非常常见。“征税是用发票,非税的收费就用财政票据,这个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去医院看病缴费、上大学缴学费、道路停车缴费、捐赠等,都是用财政票据。”

  如果说纸质票据是财政票据的“1.0版”,那么电子票据就是财政票据的“2.0版”。从1月1日开始实施的财政票据新规确立了财政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海南省财政票据建账监管中心主任何永梅解释:“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像医保部门、商业保险机构,可以将财政电子票据作为报销入账和电子归档的合法凭证。”

  截止到2020年12月,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覆盖了医疗票据、非税票据、捐赠票据等所有票据种类。在这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实现了财政电子票据的全国联网,可实现全国异地查验票据真伪,这为医保、商业保险等异地报销打下了基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早在2018年就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医疗电子票据。医院常务副院长黄勇告诉记者,运行两年多来,借助于财政电子票据,患者的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也变得更加便利。黄勇说:“患者就诊通过在线结算之后,可以实时通过移动终端在线获取电子票据,不用再到现场排队打印票据,真正实现以‘指’代‘步’,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电子票据的信息共享和应用机制,特别是和医保的联动,可以支持患者实现在线医保报销。”

  对于医院而言,黄勇表示,原来整个医院平均每年要申请约400万份财政纸质票据,现在有60%的票据都实现了电子化,在票据申领、使用、传递、查验、存档等各个环节都降低了成本。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降低财政电子票据使用单位的成本,新规还明确,取消申领时的证明材料。何永梅说:“如果你是第一次申领财政票据的单位,现在是不需要提交政府批复文件、资质许可文件等这些证明材料的,申领人只需要提供相关的核验信息,就可以申领了。”

  据了解,随着财政电子票据加快应用,多地目前已在探索“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