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基金观察》,记者刘思强专访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广发创新药ETF拟任基金经理罗国庆,本期主题:A股创新药公司市值增长空间如何?

 

  刘思强:之前我们把目光大多集中在创新药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与动力方面,今天我们来聚焦A股的创新药公司。目前来看,A股的创新药公司近几年的成长情况怎么样?

 

  罗国庆:有一个研究显示,2010年时A股的创新药公司还不多,还是以仿制药为主的时期,创新药的布局还不多,当时A股的前十大医药公司的市值最高的是500亿元左右,一般都在200亿元-300亿元之间。到2020年这个市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创新药公司入选医药公司市值前十大梯队的更多了,2010年是四家,到2020年是六家,其中仿制药企业占比在下降,而且市值增长比较快的也是这些创新药企业。

 

  刘思强:对比海外的创新药公司,A股创新药公司的市值增长空间怎么样?

 

  罗国庆:我们将标普全球医疗保健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及其总市值情况与国内龙头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全球医药头部公司中多数为创新药巨头,如强生、罗氏、诺华、辉瑞等,其总市值均在万亿人民币以上,最大的市值达到2.3万亿市值。

  相较而言,目前国内创新药企业从市值虽然还有差距,但是潜力空间较大。我为什么这么看好国内?首先近十年来医药行业发展比较快企业还是那些技术壁垒比较高、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

  主要围绕三个大方向:一是创新药布局比较多的制造业企业,二是偏疫苗类的创新药企业,而且国内的疫苗类创新药企有一定的材料优势、技术壁垒也是比较高的,三是围绕创新药做合同外包的研发类企业,获益于创新药行业的总体增长,自身的提升空间也比较大。之前比较多在港股上市,现在大多数也都在A股上市了,所以A股的创新药公司能够代表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水平,而对比海外创新药公司,市值的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刘思强:具体来说,未来A股的创新药企业的业绩空间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罗国庆:创新药企业收益主要来自药品专利期的收入,当专利到期后,若没有持续的新药投入则会出现“专利悬崖”,拖累制药企业营收的增长,造成资本回报率的下滑。但是与国外药企不同的是,我国境内药企具备“低成本+低风险”的双重优势,从而使得我国创新药企业投资回报率领先全球。

  加之,国内第一批创新药企业多为海归人才参与支持建设,未来随着国际形势转向保守,美国签证收紧等影响,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药人才归国,将为创新药行业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突破等多重利好的落实,中国在创新药研发多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国内市场每年获批的创新药数量将呈大幅增长态势。

 

  刘思强:近年来国内CRO企业发展迅速,它们也为中国的创新药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怎样看待中国的CRO企业?

 

  罗国庆:首先,创新药指数也将CRO企业当成创新药的股票。CRO翻译过来是“合同研究组织”。它们为医药企业提供从前期活性物筛选、合成与精制、药理毒理研究,到临床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外包服务。

  CRO头部公司在持续积累下规模化优势、产业链优势不断加强,在提升新药研发效率方面优势明显,例如目前在临床和申报阶段CRO大约可以节约30%左右的时间,这将可能为一款新药在竞争中带来一定的先发优势。

  当前,中国CRO市场能实现复合25%以上的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5%-10%的年增长率,一方面来源于中国创新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中国正承接来自全球CRO的产能转移。我国能成为全球CRO产能转移重要承接方,工程师红利是重要因素之一。全球产能转移趋势是我国CRO成长的重要基石,从当前较多头部公司的收入结构来看,其海外收入占据着较高的比例,且增速均远高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以某龙头企业为例,其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约为77%,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6%。

  展望未来,全球CRO产业链向中国转移趋势确定性较强,我也非常看好未来中国CRO企业的发展。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基金观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栏目特设的投资专栏。对基金业内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聚焦资本市场,分析市场热点,帮助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周一至周五交易日,经济之声10:30播出。

  嘉宾:罗国庆,又称老罗,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沪深交易所ETF培训讲师,创办优质微信公众号“老罗话指数投资”,粉丝逾40万,著有《指数投资从入门到精通》《基金定投让财富滚雪球》和《ETF投资指南》指数实战热销书籍。

  刘思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专栏编辑、记者;《基金观察》制作人、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