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张慧娟 刘柏煊)传承非遗经典,弘扬天府文化,正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设置了28个主题分会场配套活动,绵阳市、宜宾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10个市州和成都18个区(市)县举办主题分会场活动,整体规模为历届之最。看看这些天府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你都了解吗?

  郫都古城鸟笼文化

  郫都古城竹编鸟笼,兴起于唐代,经宋、元到明、清,在康乾盛世古城呈现出“户户伐竹制笼,家家溜雀养鸟”的兴盛景象。当时,古城就成为中国西部独一无二的“鸟笼之乡”。

鸟笼文化博物馆中展出的川派鸟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西蜀古城鸟笼文化博物馆建于2018年,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古城街道,藏品总数1000余件,展示有明清时期藏品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藏品以及指路村现代工匠作品。据统计,到2000年,古城鸟笼匠人达500余人,古城鸟笼成为“川笼”的代表,古城成为“川笼”最大制作地。“古城竹编鸟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2011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本届非遗节郫都区分会场古城第二届鸟笼文化艺术节以“多彩非遗 魅力传承”为主题,举办郫都区第二届古城鸟笼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鸟笼文化论坛等非遗系列活动。

古城鸟笼制作技艺工匠正在制作鸟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彭州白瓷制作技艺

  彭州白瓷历史悠久,始烧于晚唐、五代时期,盛于两宋,尤其在南宋最为兴盛,衰于元初,窑户集中于今彭州市磁峰镇。刻花、划花、印花为其主要工艺特点。彭州市军乐镇各大陶瓷企业中聚集了极强的人才优势,结合区域内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形成了西南地区生产最集中、规模最庞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

彭州白瓷盖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彭州白瓷制作技艺”非遗以彭州白瓷以宋代生活美学为根基,结合现代设计和生活观念,研发以传统刻花、划花、印花的传统工艺为主的非遗白瓷,以及符合现实生活审美和日常生活消费的新彭州白瓷,如餐具、茶具套组等。

彭州白瓷创意产品——“洗脑壳”飘逸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彭州白瓷艺术中心现有瓷谷·美术馆、白瓷生活空间、彭州白瓷复兴公社、彭州白瓷陶民宿、白瓷传习所、彭州白瓷非遗中心、彭州窑等特色基础设施,通过院校合作打造国际知名陶艺家创作驻留中心,搭建文化沟通平台。

  川菜文化

  设立在四川成都郫都区的川菜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吃的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讲授+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在互动中了解川菜文化。

  川菜的刀功、火候及成菜过程,是川菜非物质文化的核心内容,游客可以通过特色的“玩川菜”川菜文化互动体验,亲自体验川菜的刀功火候、色香味形,全方位感受川菜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川菜博物馆内学习川菜制作的外国游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正在晾晒的豆瓣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张慧娟 摄)

  非遗节期间,四川省各地还举办200余场非遗社区实践活动,通过指尖上的非遗、舌尖上的非遗、非遗大师面对面等活动,把非遗节办到百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