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理财”,是虚拟机器人基于客户自身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这种基于大数据建立起来的投资方式可能是未来的一种投资趋势吗?本期话题:《智能投顾是未来的投资趋势吗?》,对话嘉宾:7分钟助推CEO、畅销书《7分钟理财》作者罗元裳。

  冯雅:现在买基金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量化基金”这个词。量化是什么概念?它和智能投顾是一回事吗?

  元裳:还不一样。如果是智能投顾的话,不同时间买的产品组合是不一样的。智能投顾会有不同的阈值,设置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真正的智能投顾产品要做到“千人千面”,你可以设置是自动跟单还是自己手动跟单。假设我选择的是手动跟单,我不想调整也是可以的。点击自动跟单,做出调整,它就能做到“千人千面”,所以才叫智能投顾。

  但是量化产品是一个基金产品,量化产品是由基金经理控制产品,所有人买的时候都是这个产品,产品今天调了,我们所有人都变,后天调了,所有人也都变。

  冯雅:刚才你提到买智能投顾是“千人千面”,比如咱俩买的产品可能是同一款智能投顾产品,但是我们的投资标的可能就是不一样的。那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元裳:这就是后台的算法了。后台算法会有很多数值,比如说在这个阶段假设白酒板块估值低,那我就买了,然后大消费的板块可能过了一个月买的,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评估估值特别高,还没有建议我卖出,但是也不建议去投,可能会给换成实体板块的指数。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后台选择产品的逻辑和算法。

  冯雅:它会根据我个人的投资习惯、投资理念或者思维来做一些产品的选择吗?

  元裳:还做不到那么高智能。

  冯雅:我以为它会在买这个产品之前做一些测试,比如之前投资过什么、喜欢投资什么。

  元裳:这个是有测试的,但这个测试国内目前还做不到根据投资偏好设计产品这么智能。这个测试目前主要落实到风险等级。

  冯雅:那在国外呢?有这样的吗?

  元裳:其实又在做这样的研究,用户行为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东西比较难判断,需要跟踪很长时间,然后才能将行为偏好和智能投顾产品结合。

  冯雅:投资者的个人消费行为不一样,他的投资策略和投资产品的行为一定是不一样的。

  元裳:是的,智能投顾其实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还解决得不够好。

  冯雅:现在做智能投顾产品的银行多吗?

  元裳:不太多。因为有些大银行先做了之后,发现先期效果很好看,但是最后用户会发现收益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热了。所以好多银行就没有再出这类的产品。

  冯雅:智能投顾以后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您作为一个观察者、投资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元裳:智能投顾产品,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占领一席之地的,这是发展趋势,因为大家有这个需求。但是在目前阶段的话,我不建议大家投资。我们还是以数据来看,目前的智能投顾产品不能够长期帮你跑在市场的中等水平以上,我们就没有必要选择这一类的产品,而且,它的手续费会比别的基金贵一点,管理费和一些摩擦成本就可能会出现,调仓换股等。所以一般来讲,智能投顾产品管理费用以及用户成本会比自己买基金要高不少。

  冯雅:智能投顾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

  元裳:我觉得产品一定要多要丰富,得有了佐料,咱们才能炒这盘菜。现在料稍微少了一点。有了这些佐料之后,炒智能投顾这盘菜还必须和用户利益一致,不能和股东利益一致,因为股东利益是看利润的。一定要转变过来,和用户利益一致才能做好智能投顾,否则这个投顾是为股东赚钱不是为用户赚钱。

  冯雅:比如说银行在推荐智能投顾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以投资者、消费者的思维为主导,而不能纯粹从股东、从银行的利益来考虑。

  元裳:对。举个例子,比如说放不同产品的手续费有高有低,银行如果是股东思维,就会选择对他来说利益高的,但如果是投资者思维,就应该选择手续费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