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第四范式戴文渊:人工智能或在3-5年内爆发 最缺的是人才

2018-09-20 09: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9月20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AI(人工智能)理论上能应用的场景和实际上落地的场景,存在巨大差距,这个差距从何而来?其实来自于人才。”在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顶尖的AI人才尚不足千人,人才稀缺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图为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李帅摄)

  人才稀缺制约AI场景拓展 亟需降低开发门槛

  自从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和柯洁之后,人工智能在全球可谓炙手可热。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人车……这些场景耳熟能详,构成了人们对AI场景的大致画像。而戴文渊向记者表示:“AI能够应用到的场景远远不止这些。”

  他举了两个例子。例如,瓷砖厂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挑出残次品,这个工作一直是人工做,如果用AI做,挑选效率可以大幅提升。再如,高铁夜间巡检时若需更换零部件,需要巡检员手写型号,填错型号将加大工作量,若运用AI,则错误率可以大幅降低。

  AI与“瓷砖厂”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非无法实现,但从国内人工智能的主要落地场景来看,AI在安防、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应用更为普遍。为什么AI公司更愿意做这些服务业场景而放弃了一些传统行业?在戴文渊看来,症结在于科学家太少,短期内难以将AI覆盖全部场景,AI公司只能从最容易落地、实现价值最高的领域起步。

  他指出,能够引领AI发展的顶级人才,全球尚不足千人,而培养一个顶级的AI科学家,至少需要5-8年。这意味着,短期之内,若想实现AI在更多场景落地,必须寻求降低AI开发门槛。

  因此,AutoML(自动机器学习)平台近年来成为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和第四范式等AI公司的关注方向。其核心在于将企业的数据自动变为模型,大幅降低AI应用门槛。例如,通过第四范式的AI Prophet AutoML平台,开发者不需深入理解算法原理,即可完成AI应用开发,AI的开发周期可从以半年为单位缩短到以周为单位。

  “现有的网站、APP开发者基数非常大,如果能让这些开发者去做AI的应用,如果AI的开发者能够达到100万以上,那么我们人工智能面临的发展状况将完全不一样。”戴文渊说。

  中国人工智能科研水平提升 AI有望在3-5年内大爆发

  科研能力是提升一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基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论文数量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的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从质量上看,近20年来,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也居于前列。

  戴文渊对中国人工智能科研水平的提升深有体会。“中国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他回忆起十余年前初做人工智能研究之时,国内导师只能将他们送到海外学习。“因为当时如果你在国内,跟世界最高水平不接轨,学了半天你离世界最高水平也差3年。”而如今,中国的一流高校与世界顶尖水平已经完全接轨,甚至一些高校的论文水平可以进入世界前列,这样的变化让戴文渊感到欣喜。

  除了科研能力的提升,在戴文渊看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有两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其一是中国有丰富的场景,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其二是中国有着鼓励创新的环境,即使是相对保守的企业也愿意拥抱技术创新。

  随着政策鼓励和行业的开发门槛降低,戴文渊预计,AI行业的“大爆发”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间出现,而在这个周期之内,AI行业一批龙头企业有望形成一轮“上市潮”。

编辑: 王雨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第四范式戴文渊:人工智能或在3-5年内爆发 最缺的是人才

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顶尖的AI人才尚不足千人,人才稀缺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关闭